2025赛季NBL总决赛在长沙体育馆内落下帷幕,伴随着现场球迷的欢呼声,香港金牛队以85比71战胜长沙电信勇胜队,总比分3比1成功卫冕总冠军。对于这支充满野心的球队及其支持者而言,NBL的荣耀仅仅是他们梦想旅程的第一步。
自2023年首次参加NBL联赛以来,香港金牛队便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2024赛季,他们首次夺得总冠军;2025赛季,在8支球队参与角逐的背景下,他们以19胜1负的傲人战绩领跑常规赛,创造了NBL联赛的新纪录。总决赛中,球队展现出的顽强斗志和对胜利的渴望,让对手难以招架。主教练解立彬在卫冕后用“顽强”一词形容球队表现,认为凝聚力和防守能力是蝉联总冠军的关键。
更让球队和球迷兴奋的是,随着2027年CBA联赛运营权到期,CBA扩军至24支球队的规划已进入讨论阶段。作为大湾区目前唯一的NBL冠军球队,香港金牛队被视为热门候选。此前,国家体育总局在回应相关提案时明确表示,金牛队的成功为香港俱乐部参与内地联赛树立了榜样,将积极研究其进入CBA的可行性,这与粤港澳大湾区体育融合的国家战略高度契合。社交媒体投票显示,62%的球迷期待“大湾区德比”上演,而金牛队通过“复古派对夜”“球迷随队出征”等活动连接两地粉丝,也展现出独特的文化价值。
然而,在无限憧憬背后,香港金牛队想要登陆CBA仍需跨越多重障碍。首当其冲的是主场问题。目前,球队长期使用的香港修顿球场因篮框与底线距离不足2米,不符合职业赛事标准,导致球队在季后赛不得不转战深圳和启德体艺馆。而CBA对主场有明确要求:座位数需达到8000个以上,且租约需五年以上。即便启德体育园2025年落成,场馆运营与成本平衡仍是难题。
此外,若将主场设于香港,将对CBA的赛程安排和成本控制带来更大挑战。金牛队客场征战的交通住宿成本已是内地球队的两倍,再加上不少地区球迷的付费意愿尚未经过市场检验,球队的运营成本势必将达到全新高度。
对于球队运营的潜在困难,历史早已给出“预警”。2002年,香港飞龙队被特批进入CBA,但因运营成本过高和战绩惨淡,最终未能实现商业价值预期,赛季结束后便因资金链断裂解散。
如今,香港金牛队虽在NBL联赛证明了运营规范性,也对CBA充满渴望,但面对CBA“备用金2000万、股权质押不超49%”等准入要求,以及NBL与CBA的竞技差距,目前显然还不具备在CBA立足的能力。
从官方“积极探索”的表态到实际准入,香港金牛的CBA之路仍需跨越竞技、市场与规则的多重关卡。NBL连冠荣耀为球队埋下了梦想的种子,但只有真正破解难题并克服挑战,这支大湾区球队才能叩开顶级联赛的大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夕寅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