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阿隆索执掌皇马帅印已满50天。这段时期里,球队虽在世俱杯半决赛负于巴黎圣日耳曼遭遇小挫折,但整体表现远超预期。新赛季开启后,皇马以全胜战绩横扫各项赛事,尽管比赛内容偶显激情不足,但连胜势头已让所有质疑声暂时消散。
对阵莱万特一役,皇马延续了强势表现。然而,阿隆索的战术实验也暴露出潜在风险——边锋位置上,罗德里戈与维尼修斯的右脚顺足竞争导致出场时间分配争议,维尼修斯被换下时的不满情绪便是明证。尽管多数球迷支持教练决定,但如何平衡核心球员的出场需求,仍是阿隆索需要解决的课题。
面对莱万特,皇马祭出类似三后卫的进攻阵型:有球时,阿尔瓦罗、赫伊森与阿森西奥组成最后防线,托起双中场与前场五人攻击群;无球状态下,弗兰-加西亚回撤防线,但右侧马斯坦托诺并不落位,整体回归四后卫体系。这种“假右后卫”战术凸显了阿隆索对进攻宽度的执着,两侧边线区域始终保持人员覆盖。
战术调整的背后,是阿隆索对中场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让边锋内收,中路得以容纳姆巴佩、贝林厄姆、居莱尔等攻击手,但这也导致肋部配合效率下降。比赛中,皇马多次因接应过多、穿插不足而错失良机,弗兰-加西亚的传中甚至无人包抄。远射与个人突破成为主要得分手段,维尼修斯的右肋单打便是典型案例。
防守端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莱万特利用皇马防线的不确定性取得进球:阿尔瓦罗的失误、中场的疏忽以及赫伊森的防守空间过大,共同酿成丢球。第14分钟,莱万特更通过简单长传直接突破皇马逼抢线,暴露出高位逼抢时三线脱节的隐患。
尽管以4-1取胜并保持开季全胜,但皇马的防守漏洞与战术依赖个人能力的问题亟待解决。阿隆索在勒沃库森时期无需面对的挑战,如今在皇马已变得刻不容缓。周末的马德里德比,将成为检验其执教能力的关键战役。
接手球队初期,世俱杯半决赛的成绩已足以交差,但50天过去,近20场赛事的历练后,面对同城死敌马竞,阿隆索必须展现更成熟的战术思维。以进攻为出发点虽符合现代足球趋势,但强强对话与虐菜比赛需区别对待。能否像齐达内那样因敌制宜,将成为决定其皇马生涯上限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