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李勇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王逸 裴茗】当地时间9月23日,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在美国纽约拉开帷幕。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开幕式上直言:“国际合作不是天真幼稚,而是务实之举。”他强调,没有国家能独自应对大流行病、气候危机或修复破裂的信任,而联合国的原则正遭受攻击。这一言论为后续的激烈辩论定下了基调。
按照惯例,巴西总统卢拉成为首位发言的国家领导人。他尖锐批评了侵犯主权和任意使用制裁的行为,强调“主权和民主不容谈判”,并直言近期对巴西机构、经济和司法系统的“单方面攻击”不可接受。路透社分析认为,这实际上是对美国外交政策的间接回应。卢拉还指出,发展中国家面临气候风险,而富裕国家因150年化石燃料使用享有更高生活水平,呼吁国际社会承担共同责任。
随后登台的特朗普则延续了其“美国优先”的基调。他宣称自己解决了多场冲突,而联合国“只会发措辞强硬的信和说空话”。他的57分钟演讲逐渐演变为对联合国、伊朗核问题、俄乌冲突、加沙战争、非法移民和气候变化的漫无边际的抱怨,甚至批评伦敦市长和指责巴西政府对前总统博索纳罗进行“政治迫害”。《纽约时报》指出,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理念与联合国全球共同决策的做法难以协调,其任内大幅削减对外援助、退出世卫组织、终止参与人权理事会等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国际社会的分裂。
除了一般性辩论,安理会还分别召开了讨论加沙战争与中东安全局势、乌克兰问题的会议。关于巴勒斯坦问题,法国和沙特共同主持的和平解决高级别国际会议于22日举行,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宣布承认或确认将承认巴勒斯坦国。目前,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已有152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这一趋势既具有象征意义,也可能对以色列造成潜在经济后果。
俄乌冲突则是另一大焦点。22日,安理会就爱沙尼亚指认俄罗斯战机侵犯其领空事件举行紧急公开会,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展开激烈交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计划参加20多场会议,并预计与特朗普会面,但《纽约时报》指出,俄乌冲突爆发3年多后,这一话题在联大议程中的存在感逐渐下降。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本次联大一般性辩论吸引了89位国家元首、43位政府首脑、10位副总统或副总理以及45位外交部长和其他部长级官员参与。除辩论外,世界领导人还计划召开气候峰会和探讨人工智能的会议,近期计划中的双边会议约有1600多场。然而,联合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资金短缺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几乎停止支付会费,且至今仍有2024年的欠款未结清。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联合国仍被视为国际秩序的关键所在。英国《观察家报》引述前联合国官员安克森的话说,一些国家不再将联合国视为实现国家利益或外交政策目标不可或缺的途径,但在非洲和亚洲数十个中低收入国家,联合国仍被视为“国际合作和解决问题的合法渠道”。国际救援委员会主席米利班德表示:“现在很流行批评联合国,说它没用,但我认为这是我们现在最好的东西。”
古特雷斯在联大期间强调,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攻击”,战争、饥饿、气候变化等都在严峻考验全球治理体系。他呼吁:“要应对这些挑战,我们不仅要捍卫联合国地位,更要强化联合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