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津媒批留洋挂钩外援名额:治标不治本,或重蹈U23覆辙

时间:2025-09-25 22:50:18 来源:懂球帝 作者:懂球帝

北京时间9月25日,针对近期热议的‘留洋挂钩外援名额’提议,《天津日报》发表专题评论,直言该政策‘治标不治本’,甚至可能重蹈中超U23政策的覆辙。


据此前报道,该提议核心内容为:若本土球员成功加盟五大联赛,其原俱乐部可额外获得一个外援注册名额。政策设计者认为,此举既能‘倒逼’球员留洋,又能通过外援名额补贴减少俱乐部顾虑,形成‘以本土换外援’的优势循环。

‘头疼医脚’的政策逻辑遭质疑
《天津日报》指出,尽管政策初衷是推动年轻球员留洋,但本质仍是‘头疼医脚’的旧思维。文章直言:‘国内球员能力再强,顶多被评价为‘能当外援使’,但用本土球员换外援人数优势,看似稳赚,实则忽略了核心问题——中国球员留洋的最大障碍是能力不足,而非舒适区依赖。’

能力短板成留洋‘硬伤’,新政刺激效果有限
评论强调,当前中国足球水平下滑,球员能力不足导致无人问津才是留洋受阻的主因。以武磊为例,如今中超已难觅第二人能达到五大联赛水平,即便天赋出众的王钰栋,其留洋定位也仅是欧洲二流联赛。在此背景下,‘留洋五大联赛才能触发外援名额’的政策,实际刺激作用微乎其微。

‘政策制定者似乎忘记了‘能力不足’这一冰冷现实,仿佛只要压力给足,中国球员就能像日韩球员那样纵横欧洲。’文章以‘井无压力不出油’作比,讽刺道:‘但你怎么也得是口石油井吧?’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新政或沦为笑话
《天津日报》进一步预警,中国足球政策执行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屡见不鲜。新政刚曝光,球迷已提出多种‘钻空子’方案:与小俱乐部合作、加盟五大联赛梯队、挂名留洋等。若政策落地,实际效果存疑,‘各种笑话不会少’,或重蹈U23政策‘高开低走’的覆辙。

文章总结称,推动留洋需从提升球员能力、完善青训体系等根本问题入手,而非依赖‘外援名额补贴’这类治标不治本的政策。否则,‘旧疾未除,又添新患’的结局将难以避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