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永报道 树立以商务为核心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已成为解决当前职业联赛和职业俱乐部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基于此,中足联正全力推进四大核心工作:做强品牌以夯实商务经营基础;做实准入以构建联赛健康生态;做精赛历以保障联赛顺畅运行;做好青训以推动中国足球长远发展。
做强品牌:球迷热情高涨,品牌价值凸显
做强品牌,一直是中足联成立后的核心战略。品牌建设的根基在于球迷的上座率。数据显示,2025赛季至今的球迷上座率较2024赛季同比增长约25%,在2024赛季球市已极为火爆的基础上,这一增幅尤为显著。目前,球迷的热情甚至超越了金元足球时期的巅峰。考虑到重庆铜梁龙和辽宁铁人等拥有广泛球迷基础的球队大概率晋级中超,2026赛季的上座率有望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对于中足联而言,这无疑是品牌建设中的一大宝贵资产。
做实准入:严控准入标准,净化联赛环境
做实准入,是解决职业俱乐部生存困境的关键一环。当前,职业俱乐部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但部分俱乐部更存在诚信缺失的隐患。上赛季中甲联赛普遍出现的欠薪现象,便与此密切相关。好在本赛季情况已有明显改善。除此之外,俱乐部定位不准、管理混乱等问题也屡见不鲜,导致“小马拉大车”的困境频发。
做实准入的核心在于,将资金不足、诚信缺失、定位不准、管理混乱的俱乐部降至低级别联赛或阻止其进入职业联赛,从而避免职业联赛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落实准入的关键在于加强财务监管。中足联曾预研通过授权监控俱乐部银行流水的策略,当前看来,这一策略的实施已势在必行。
实际上,从严准入也迎来了最佳时机。经过多年减负,大部分俱乐部的财务状况已趋于正常。尽管目前仍有多家俱乐部存在欠薪问题,但欠薪规模不大,解决难度较小。此外,低级别联赛的俱乐部充满热情,这无疑为从严准入提供了有利条件。
做精赛历:优化赛程安排,兼顾国字号与俱乐部需求
做精赛历,旨在避免国字号球队集训与职业联赛赛程冲突的问题。结合国际比赛日设置以及亚洲国字号足球赛事通常在9月份开启的特点,在7至8月份设置为期约四周的间歇期显得尤为必要。国字号球队可以利用这个夏歇期进行必要的集训,随后通过3至4场的比赛让球员进入比赛状态。之后的国际比赛日,国字号球队只需提前6至7天集训即可,如此球员在联赛中的良好状态可以延续到国字号球队。
对于俱乐部而言,夏歇期也为9月份开启的多线作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做好青训:利用赛事与资金杠杆,推动青训体系升级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05国青、08国少相对出色的表现,其实是基于金元足球时代巨额的青训投入。然而,当前职业青训体系存在严重问题,即便是老牌青训俱乐部也因资金压缩而陷入困境,部分中超俱乐部的青训更是形同虚设。
做好青训,一方面需要利用好赛事杠杆。全面做强做大U21联赛,考虑到职业俱乐部的现实情况,将U21联赛和U19中青赛合并为一项高质量的主客场联赛显得尤为必要。这不仅可以为职业俱乐部青训减负,还可以集中资金打造顶级的精英赛事。
另一方面,需要利用好资金杠杆。首先,中足联应出台职业俱乐部青训评分体系,并每年对外公布,这本身便是对职业俱乐部青训的一种鞭策。其次,中足联可以拿出分红的10%到20%作为青训基金,按照职业俱乐部青训评分体系,不区分超甲乙,完全以青训积分进行阶梯分配,这是对职业俱乐部青训体系的一种激励。如果动用分红无法获得俱乐部普遍支持,国家层面也有必要设立职业俱乐部青训专项资金。
实际上,职业青训体系能系统、稳定和高质量地发展,本身也是解决俱乐部生存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