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今夏最后一个国家队级别赛事,U16女篮亚洲杯成为检验中国女篮后备力量的重要舞台。首战对阵新西兰,李沅珊的爆发式表现令人印象深刻——全场29投14中,三分球16中7,狂砍38分的惊艳数据,让球迷看到中国女篮新生代的潜力。
次战面对日本队,中国U16女篮遭遇滑铁卢,以57比78惨败。主帅李建新延续透支战术,让李沅珊打满40分钟,导致其手感冰凉——全场20投仅5中,三分球13中3,虽仍贡献全队最高20分,但难掩球队整体低迷。面对日本队的高压防守,中国女篮进攻端陷入单打独斗的困境。
小组赛收官战对阵亚洲杯实力最弱的叙利亚队,中国女篮以93比27狂胜66分。然而,这场看似酣畅淋漓的胜利背后,却暴露出令人担忧的问题:第三节单节打出16-0的攻势固然亮眼,但面对实力悬殊的对手,中国女篮的进攻效率依然低下。
本场比赛中,李建新的用人策略再度引发争议——仅让李沅珊出场5分钟,创其个人赛事最低纪录。在核心球员缺阵的情况下,中国女篮进攻端陷入混乱:全队无一人助攻上双,三分球29投仅6中(命中率20.6%),罚球17中7(命中率41.1%)。这样的数据表现,甚至不及业余球队水准。
面对实力孱弱的对手,中国女篮本应通过实战磨合战术、提升配合默契度,然而比赛过程却暴露出基本功薄弱、战术纪律性差的痼疾。三分命中率和罚球命中率双双低迷的现象,与前几年中国男篮的低谷期如出一辙。更令人忧心的是,在U19女篮世界杯仅涌现冉珂嘉一名新星后,U16亚洲杯似乎也只有李沅珊具备国家队水准。
作为中国女篮的未来支柱,U系列赛事本应是新人辈出的舞台。然而当前的人才储备现状,让人不得不为中国女篮的重建前景捏一把汗。若无法在青训体系中挖掘更多潜力新星,当现役国手逐渐退役时,中国女篮或将面临比男篮更严峻的阵痛期。
下一场对阵菲律宾的比赛,将成为检验中国女篮调整能力的关键战。若主帅李建新仍无法合理调配李沅珊的出场时间,中国女篮恐将重蹈覆辙。不过从球员成长角度而言,过早经历高强度考验,或许能为李沅珊的职业生涯积累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