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吧9月25日讯 针对中国足协近日发布的裁判评议报告,山东媒体《新黄河》发表专题评论指出,足协就泰山队与上海申花队比赛中马纳法疑似手球判罚的处理方式存在透明度不足问题,呼吁相关部门对关键争议点作出明确说明。
据9月24日晚中国足协公布的最新裁判评议报告显示,针对中超联赛第XX轮泰山队主场对阵上海申花队比赛中出现的禁区内疑似手球事件,足协在征询国际足联裁判专家意见后,认定"无法证实马纳法存在手球犯规行为",因此维持当值主裁判不判罚点球的决定。这是中国足协历史上首次就联赛争议判罚公开引入国际专家意见进行评议。
按照现行评议流程,在经过两次赛后评议后,泰山队针对该判罚的申诉程序已正式终止。但值得注意的是,足协发布的第二次评议报告非但未能平息争议,反而引发了新的质疑声浪。主要争议点集中在两个方面:
其一,国际专家咨询过程缺乏透明度。评议报告仅用"参考国际足联专家意见"一句话带过关键环节,既未披露专家具体身份,也未公开专家论证细节。这种"黑箱操作"式的处理方式,与职业联赛应有的公开透明原则存在明显冲突。
其二,技术认定标准存疑。评议报告特别强调"视频无法证实球与队员身体的接触点是否处于规则规定的手臂范围(腋窝以下)",但在当前中超联赛已实现全场无死角高清转播的技术条件下,禁区内如此关键的犯规动作竟缺乏清晰回放证据,这种技术认定与联赛转播水准形成强烈反差。由此引发的追问包括:转播团队是否存在工作疏漏?国际专家是否获取了完整比赛视频?这些关键问题均需相关部门给出权威解答。
《新黄河》评论指出,职业联赛的公信力建立在规则透明和程序正义基础之上。当争议判罚引发广泛质疑时,简单的"维持原判"不足以服众,唯有通过完整披露评议过程、公开技术认定依据,才能真正维护联赛的公平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