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休赛期,年仅20岁的徐昕曾远赴美国进行特训,期间更获得多支NBA球队的试训邀请。这位身高2米26的内线新星,曾被广东青年队视为易建联接班人,其静态天赋与机动性在同龄球员中堪称顶尖。然而上赛季周琦离队后,徐昕仍未能进入杜锋指导的核心轮换阵容,全运会男篮热身赛期间更因情绪爆发与教练组产生冲突,最终被租借至广州男篮。
据媒体人球圈赵探长透露,广州男篮即将于下月赴美与森林狼、快船、马刺三支NBA球队进行季前赛,这本是徐昕在NBA球探面前展示实力的绝佳机会。但最终公布的参赛名单中,徐昕因需随广东队备战全运会而缺席,这让他再次与国际舞台擦肩而过。
自2021-22赛季升入广东一队以来,徐昕的成长轨迹始终未能达到预期。2023-24赛季他场均贡献5.2分4.7篮板1.6盖帽,看似平淡的数据背后,若按每36分钟换算可达16.4分9.8篮板4.1盖帽的顶级蓝领水准。这种防守效率与机动性的结合,让人联想到NBA最佳防守球员戈贝尔的发展路径。
上赛季周琦离队后,徐昕的场均上场时间不增反减,仅获得10.3分钟出场时间,贡献4.7分2.8篮板1.2盖帽。这种数据表现与他的身体条件形成鲜明反差,也引发了外界对其发展环境的质疑。开拓者队球探此前曾公开表示,他们关注中国球员更多通过国际赛事而非CBA联赛,这进一步凸显了徐昕当前面临的曝光困境。
现年21岁的徐昕仍处在职业生涯黄金上升期,若能获得稳定的出场时间和针对性的战术培养,完全有机会成长为国际级内线。但连续错过NBA夏季联赛、发展联盟邀请赛等重要展示平台,使其始终无法进入国际球探的视野范围。这种发展瓶颈的根源,究竟是广东队战术体系限制,还是中国篮球人才培养机制的深层问题?
从U19世界杯崭露头角,到CBA赛场蛰伏四年,徐昕的职业轨迹折射出中国年轻球员面临的普遍困境。当同期球员杨瀚森已通过国际赛事获得NBA关注时,徐昕却因俱乐部赛事安排连续错失关键机会。这位被寄予厚望的内线新星,是否终将困在地方俱乐部的培养体系中?中国篮球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之路,仍需更多突破性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