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是高僧,没想到是‘老板’!”9月20日,深圳新闻网一则爆料让释永信事件再度引爆舆论——这位被少林寺管理处通报“涉嫌刑事犯罪”的前住持,不仅自己身陷看守所,其背后的亲属、官员、商业伙伴已接连被带走调查。
从2015年首次被举报时的“淡定回应”,到2025年官方通报实锤“挪用资产、违反戒律”,这场持续十年的风波,终于在关键人物的密集落网中,露出了最丑陋的真相。
第一锤:官方通报定调,“遮羞布”全被撕碎
7月27日深夜,少林寺管理处的通报堪称“核弹级”:直指释永信(原名刘应成)涉嫌两大刑事犯罪——挪用、侵占寺院资产;同时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
这不是空穴来风。早在2015年,释永信就被曝双重户籍、私生活混乱,但当时调查组仅“洗白”七项问题,对核心指控含糊其辞。而这次通报直接附上初步证据:
通报发出当天,释永信被直接带走,曾经的“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终究没能逃过法律的审判。
第二锤:关键人物接连落网,利益链牵出官商学
9月19日,深圳新闻网披露的协助调查名单,揭开了释永信的“权力版图”:
1. 亲属“靠佛吃佛”:办公室主任小姨子被查
直系亲属赵某某(女)被首当其冲——这位释永信的小姨子,通过登封市官员牛某某运作,坐上当地某部门办公室主任之位。
调查显示,她利用职权为少林关联企业“打招呼”,仅2023年就收受建筑商崔某某500万元好处费。如今赵某某与牛某某均已被控制,涉案账目塞满三个保险柜。
2. 商业团队“全军覆没”:从酒店到药局无一幸免
跟着释永信“发财”的核心成员全成了调查对象:
这些人曾跟着释永信出入高端场合,如今却要在审讯室里交代清楚每一笔“佛缘生意”。
第三锤:佛教协会三次发声,直接“开除僧籍”
释永信的垮台,更得到宗教界的“致命一击”。中国佛教协会在23天内三次发文,态度一次比一次强硬:
要知道,戒牒是出家人的“身份证”,注销戒牒在佛教界堪称最严厉的惩罚。这三次发声,彻底打破了外界“大事化小”的幻想。
最戏剧:师徒反目成谶,有人站台引众怒
这场风波里,最耐人寻味的是“人心百态”:
1. 前心腹释延鲁:十年举报终应验
2015年,作为释永信“撑伞弟子”的释延鲁,曾实名举报其索要700万“用房费”、侵占寺产等五宗罪,却反被逐出少林。
如今他开的武术学校占地1800亩、在校生2.8万,面对镜头只说“天道好轮回”——当年他列的罪状,竟与2025年的调查结果完全吻合。
2. 糊涂徒弟站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引骂战
就在众人划清界限时,一名自称释永信徒弟的僧人突然发声,称“师父有错但不能忘恩”,还拿“中国人讲良心”说事。这番言论瞬间炸锅,网友嘲讽:“他贪的香火钱分你了?还是私生子认你当干爹了?”。
余波未了:少林换掌门,清净能回来吗?
释永信倒台后,少林寺火速迎来新住持——原白马寺印乐法师。这位新掌门一上任就表态:“停掉所有商业项目,让少林回归禅武本质”。可网友并不买账:“700多个商标能注销吗?被掏空的资产能补回来吗?”
更无辜的是被牵连的女明星们:李湘早年采访照片被翻出,笑被解读成“嫌弃”;刘涛因活动互动遭调侃;台湾女星Amy安真佑更被谣传为“情妇”,被迫发律师函澄清。一场佛门丑闻,终究成了舆论狂欢的闹剧。
结尾追问:佛门清净,容得下“生意经”吗?
从“少林CEO”到阶下囚,释永信的结局早已写在他把寺庙当公司、把戒律当筹码的那天。
他牵出的利益网,暴露了宗教与商业、权力纠缠的隐忧——当袈裟成了“奢侈品”,香火钱成了“启动资金”,所谓的“清净之地”不过是自欺欺人。
如今调查还在继续,更多涉案人员可能浮出水面。但人们真正关心的是:经历这场浩劫,少林寺还能找回那份“晨钟暮鼓、青灯古佛”的初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