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歼-20飞行员霸气喊话:5米紧贴日本F35,空中对峙惊心动魄

时间:2025-09-26 19:24:42 来源:大道无形我有型 作者:大道无形我有型

“晚1秒就撞,我肯定不惯着他!”——这句霸气喊话,出自中国歼-20隐身战斗机飞行员之口。2025年9月23日,央视军事发布的一段11秒视频,让无数网友屏息凝神:东海防空识别区上空,两架战机以不足5米的翼尖距离高速并行,堪称“空中贴面舞”,将现代空战的惊险与刺激展现得淋漓尽致。

5米生死线:民航客机需保持10公里间隔,战斗机训练安全距离超50米

视频中,歼-20与目标战机翼尖间距不足5米,相当于高速公路上两辆跑车并排飞驰,车轮几乎相触。民航客机在航路上需保持10公里以上间隔,战斗机日常训练安全距离也需50米以上。5米的距离意味着,双方飞行员甚至能看清对方座舱内的细节,稍有操作失误便可能机毁人亡。

此次对峙的目标,大概率是日本航空自卫队的F-35A隐身战斗机。该机从宫古岛方向抵近侦察,刚进入东海防空识别区,便被歼-20从侧后方“包抄”。F-35A的雷达反射截面积达1.0平方米,在歼-20的有源相控阵雷达面前如同“开灯的靶子”;而歼-20的RCS(雷达反射截面积)仅0.001平方米,F-35A飞行员直到从后视镜瞥见歼-20的鸭翼时,才惊觉已被“咬尾”。

动力与机动性碾压:歼-20滚筒机动半径1.8公里,F-35A需3公里

歼-20敢如此“贴身”博弈,底气来自换装涡扇-15发动机后的性能飞跃。其推重比达1.1,远超F-35A的0.87。做滚筒机动时,F-35A需绕3公里半径,歼-20仅需1.8公里,如同跑车过弯时切内线卡位,始终掌握主动权。

2024年东海另一次对峙中,歼-20与F-35A展开“剪刀机动”较量,连续三次变向将对手甩在身后,逼得F-35A开加力逃跑。然而,加力燃烧室启动后红外信号暴增,差点被歼-20的霹雳-10导弹锁定。此后,F-35A再敢抵近侦察,均需携带两架F-15J战机“保驾护航”。

规则与底气:日方“只许看不许动”,歼-20全程攻击占位

飞行员“不惯着”的底气,源于对规则的精准把握。日本航空自卫队规定,对峙时不得先开加力、不得主动攻击,实质是“只许看不许动”;而中国飞行员无此束缚,2025年对峙中,歼-20始终保持“咬尾”姿态,机头指向F-35A发动机喷口——这是标准的攻击占位,导弹可瞬间发射。

更绝的是,歼-20还打开了机腹的光电瞄准系统(EOTS),将F-35A的机身编号拍得清清楚楚。这段视频若公开,相当于揭穿日本“隐身王者”的伪装:号称隐身性能优异的F-35A,在歼-20面前连躲避都做不到。

体系支撑:空警-500、歼-16D压阵,反隐身雷达锁定E-767

歼-20的强势并非单打独斗。每次出动均有空警-500预警机在800公里外监控,歼-16D电子战机屏蔽对方雷达信号。2025年9月对峙中,日本试图派E-767预警机支援,结果刚起飞便被中国反隐身雷达锁定,只能在日本海边缘徘徊,眼睁睁看着F-35A被“贴身照顾”。

美国第七舰队派“里根”号航母撑腰,但航母还在菲律宾海时,歼-20已完成任务返航。等美军赶到,只看见空荡荡的海面——这场对峙,从始至终都是中国空军的“独角戏”。

历史回响:歼-20曾“戏耍”美军RC-135,韩国KF-21被逼用中文喊“误会”

类似场景并非首次。2023年,歼-20在东海上空绕着美军RC-135侦察机飞了三圈,美军机员拍到的照片中,连歼-20座舱盖的反光都清晰可见,吓得RC-135直接中断任务。2024年,歼-20与韩国KF-21在黄海对峙,KF-21刚打开火控雷达,歼-20便急转弯绕到其侧后方,用机翼尖对准进气道,姿势如同宣告:“我随时能让你空中停车”。韩国飞行员吓得用中文喊“误会误会”,才避免事态升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