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利物浦边线球教练托马斯·格罗内马克在接受《镜报》采访时直言,当前英超球队的长距离边线球投掷技术普遍存在短板,即便是传统豪门也未能展现出应有的战术水准。这位曾辅佐克洛普五年的丹麦专家指出,多数球队对边线球战术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缺乏系统性训练。
从边缘战术到主流武器
十年前,当斯托克城球员罗里·德拉普以“导弹式”边线球闻名英超时,阿森纳主帅温格曾公开质疑这种战术的合理性,认为其“更接近橄榄球而非足球”。然而时过境迁,Opta数据显示本赛季英超前50场比赛已出现172次长距离边线球攻入禁区,场均3.4次的频率是过去十年任何赛季的两倍。
布伦特福德、伯恩利等中游球队通过边线球战术收获进球,连近年来专注定位球训练的阿森纳也已尝试10次长距离投掷。唯一未采用该战术的西汉姆联,反而成为联赛中的特例。德国教头托马斯·图赫尔更直言:“长距离边线球已成为现代足球的重要战术组成部分。”
豪门球队的集体困境
尽管战术普及率大幅提升,但格罗内马克透露多数球队的执行质量堪忧。“很多球队只是跟风模仿,却不愿投入专业训练。”他以世界纪录保持者(51.33米)的身份指出,“有些手抛球连威胁距离都达不到,战术设计也存在明显缺陷。”
数据显示,英超球队在压力下的边线球控球率仅25%-33%。利物浦、阿森纳、曼联等豪门的表现尤其令这位前教练失望:“我在任时球队手抛球质量有明显提升,但现在又开始下滑。球员们往往只掌握一两种固定套路,缺乏临场应变能力。”
专业训练的差距
与布伦特福德(本赛季23次长距离投掷)等球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数英超俱乐部的边线球训练仍停留在初级阶段。格罗内马克透露,其指导的丹麦中日德兰队上赛季通过手抛球攻入11球,而他在多特蒙德、阿贾克斯等豪门工作期间,曾帮助球员将投掷距离提升15米。
“世界级手抛球手能比角球更精准地将球送到危险区域,”这位专家解释道,“但很多定位球教练把边线球当作角球处理,导致球员在套路失效后就手足无措。”他特别指出,当前27.7%的英超非点球进球来自定位球,但边线球战术的开发仍远未达到理想水平。
战术革命的下一站?
随着阿森纳角球战术的成功案例广为人知,长距离边线球是否会成为新的战术前沿?格罗内马克认为,这取决于球队是否愿意投入专业训练:“我不想看到每场比赛都充斥着低质量的边线球,真正有效的战术需要数年的系统训练。”
这位丹麦教练的警告,为当前边线球热潮敲响了警钟——当所有球队都试图复制成功案例时,专业细节的缺失可能让这一战术沦为鸡肋。
【上咪咕独家看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