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与WCBA虽名义上为职业联赛,但与欧洲联赛及NBA相比,职业化程度仍有显著差距。以CBA为例,下赛季为给全运会和国家队让路,联赛推迟至12月开赛,且场次再度缩减,多年来CBA始终未能形成稳定的比赛轮次。
近期据媒体报道,新赛季WCBA计划延续AB分组制度,常规赛、全明星赛及季后赛赛程将全面配合国家队备战需求,同时与全运会及国际赛事形成衔接。鉴于2026年面临多项重要赛事,备战时间紧迫,中国女篮计划在WCBA联赛常规赛期间组织集训,届时将从各俱乐部抽调球员参加。世预赛结束后,球员将返回俱乐部继续参赛。
此举引发球迷广泛讨论。有球迷质疑:“俱乐部联赛成绩由谁负责?”“这样的‘职业联赛’是否值得投入大量资金?”也有理性球迷提出:“不反对集训,但应选择休赛期或暂停联赛期间进行。若联赛进行中抽调国手集训,投资方岂不是血本无归?”
尽管中国女篮曾在2022年世界杯夺得银牌,但近年来随着主力球员年龄增长及部分球员未能入选国家队,整体实力呈下滑趋势。今年亚洲杯不敌日本仅获第三,更使其面临巨大舆论压力。然而,职业联赛与国家队赛事本应独立运作。真正的职业联赛,绝不可能因国家队比赛而暂停,更不会强制征调球员参赛。
CBA此前也曾出现类似情况,但至少是在联赛“窗口期”暂停期间组织球员参加国家队集训。如今WCBA却要在联赛进行中抽调球员,中国篮球若想实现真正的职业化,仍需付出更多努力。
以宫鲁鸣为代表的老派教练,仍坚持“三从一大”的传统训练理念,认为通过高强度训练即可取得佳绩。然而在今年亚洲杯上,仅集训不到一个月的日本女篮便凭借精准的三分球击败中国队。若宫鲁鸣仍不吸取教训,继续进行无谓的长时间集训,中国女篮的竞技水平恐将进一步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