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王楚钦澳门夺冠背后:国乒男队面临赛训平衡新挑战

时间:2025-09-17 11:43:38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澎湃新闻


北京时间9月14日,WTT澳门冠军赛男单决赛落下帷幕,王楚钦以4比0的绝对优势战胜巴西选手雨果·卡尔德拉诺,成功登顶。赛后,王楚钦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无论是外界的声音还是队伍的现状,我都希望能倾尽全力赢下这一场比赛,向大家证明,国乒还是那支乒乓球队。”这番话,既是对自己实力的肯定,也是对国乒男队现状的隐忧。

然而,在王楚钦个人强势表现的背后,国乒男队的整体表现却让人难以乐观。本站比赛,国乒男队共有六人参赛,但首轮便有向鹏、黄友政出局,次轮薛飞、陈垣宇也相继被淘汰。进入八强时,仅剩林诗栋和王楚钦两人。面对球风多样的安德斯·林德,林诗栋尽管拼尽全力,但最终还是以7比11的比分败下阵来,止步男单八强。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独苗”现象几乎成为了国乒近几站赛事的常态。在WTT横滨冠军赛中,四强席位仅有王楚钦一人;而在王楚钦缺席的WTT欧洲大满贯赛事中,国乒男队六人出战,仅有林诗栋一人闯入十六强;此次WTT澳门冠军赛,四强又再次只有王楚钦一名国乒队员。


作为国乒男队的新生代代表,林诗栋自2025年初在WTT新加坡大满贯加冕“三冠王”,并成为乒乓球史上最年轻的世界第一后,便一直备受瞩目。然而,近期他却陷入了职业生涯的低谷期。多哈世乒赛决胜局不敌梁靖崑,止步八强;美国大满贯半决赛苦战七局,最终目送张本智和晋级;横滨冠军赛决胜局以两分之差输给邱党,止步十六强;瑞典大满贯决赛,决胜局输给莫雷加德无缘冠军;此次WTT澳门冠军赛,决胜局又不敌林德,再次止步八强。林诗栋不仅遭遇了长时间的冠军荒,更在关键时刻的技术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上暴露出明显不足。

某种程度上来说,国乒男队整体状态的不佳并非偶然。以林诗栋为主的这批队员一直处于高强度的参赛状态,几乎没有时间进行系统的“查漏补缺”。相比之下,王楚钦的强势夺冠除了个人实力突出外,也与此前的休整密不可分。在参加WTT澳门冠军赛之前,王楚钦缺席了WTT赛事等级最高的欧洲大满贯,正是这一段调整期,让他在决赛前直言:“这一次整体的备战和训练都很扎实,整个人的底气也更足一些。”

要知道,今年7月举行的美国大满贯结束后,王楚钦曾用“解脱”二字来形容夺冠的感受:“有一种解脱了的感觉,终于结束了这站比赛,可以稍微休息休息。这一站比赛确实在精力上和兴奋度上不如之前那么高涨。”这无疑从侧面反映了高频参赛对运动员身心状态的巨大影响。

与通过长期训练成长起来的上一批国乒队员不同,以林诗栋为代表的新生代球员更多是借助以赛代练的方式进行成长。他们既要提高临场应变能力,又要累积实力厚度,还要检验续航能力,这对球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今年是WTT凑齐四大满贯赛事的第一年,这意味着WTT赛事体系从构想真正变成现实,也成为国乒此前从未有过的经历。再加之世界杯和世乒赛两项大赛,以及需要兼顾的双打、混双等项目,无论是比赛频次还是项目要求,国乒的备赛难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WTT澳门冠军赛期间,男队主教练王皓曾批评黄友政“一点年轻人‘要’的感觉都没有”。但除了个人实力问题外,这或许并非球员主观上的懈怠,而是客观上的精神疲劳。毕竟,作为第一年高频参加顶级赛事的球员,黄友政本赛季在来到澳门之前已经打了74场国际比赛,留给他自我打磨的时间少之又少。

历史上,国乒并非没有过输球的经历。平野美宇、伊藤美诚、张本智和等海外选手都曾一鸣惊人,但经过国乒团队的针对性研究,他们都无一例外地失去了“魔力”。这其中的一大原因,就在于国乒丰富的人才储备,能让球员在日常训练中模拟对手的技术风格,从而找到“解题思路”。然而,高频的参赛节奏无疑打乱了长期集训的备战方式,年轻队员的“技术沉淀”也只好分散至日常。而竞技体育的成长是系统性的变化,一个技术细节的调整,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于是,在实力日益接近的男乒赛场,屡败屡战更像是国乒年轻队员的一种状态,而非结果。本质上,这是乒乓世界新一轮赛事体系下的一种“赛训矛盾”。如何在比赛和训练中找到平衡,成为国乒教练团队亟待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