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NBA新赛季开启前,ESPN公布的十大球星榜单总是备受关注。今年这份榜单的公布,再次引发了篮球界的热烈讨论。
约基奇凭借上赛季的出色表现荣登榜首,他不仅包揽了MVP、总冠军、FMVP,还拿下了得分王,堪称最大赢家。紧随其后的是亚历山大,他位居第二。东契奇和字母哥分别排在第三和第四,而文班亚马则位列第五。
6 - 10名依次为爱德华兹、库里、詹姆斯、杜兰特、布伦森。对于这份榜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其实,我们没必要过于纠结球员的座次问题。毕竟榜单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球星排名。而且这并非NBA官方排名,并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
今天,我们重点要聊的是:NBA现役前五球星中,竟然没有美国籍球员。
前5,意味着处于金字塔的塔尖位置,是整个联盟的顶级水准。
这一现象揭示了NBA面临的一个苦恼问题:在联盟大力推进全球化的浪潮下,本土顶级超巨出现了缺失。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90后年龄段的美国球员出现了巨大的断层,尤其是95后美国球员中,没有出现MVP级别的超巨。
在95后球员中,塔图姆可能是最接近MVP的美国球员,他5次入选一阵,但至今仍未斩获MVP,而且在今年的季后赛中还受了重伤。
与他们的前辈相比,这些95后美国球员确实还有很大的差距。
80后的美国球星堪称一代传奇,像詹姆斯、杜兰特、库里等,都是典型的代表人物。还有哈登这种级别的球员,他们共同代表了一个辉煌的时代。
然而,一代人终将老去,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
一个现实情况是,NBA已经连续7届常规赛MVP被国际球员包揽。其中,字母哥(希腊)获得2次,约基奇(塞尔维亚)获得3次,恩比德(喀麦隆)获得1次,亚历山大(加拿大)获得1次。
有人可能会拿恩比德有美国身份证来反驳,但这显然没有意义。
对比历史数据,在2019年之前,仅有4名国际球员获得过MVP。而近7年国际球员对MVP的断层式垄断,进一步反映了美国顶级球星的稀缺性。
NBA,中文意思是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全称“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从商业联盟的角度来看,他们非常希望本土球星能够脱颖而出,承担起联盟的包装和叙事重任。
曾经,美国人一度将NBA的总冠军称之为世界冠军,这一说法还曾引起了国际球星们的不满。
但现在的情况是,这个所谓的“世界冠军”联赛,前五球员里竟然没有本土美国人,这无疑让NBA有些难以接受。
所以,在过去几年里,有几个美国球员的表现并没有达到NBA的预期,在此我们不妨点名一下:爱德华兹、锡安、莫兰特,还有已经拿到总冠军的塔图姆。
爱德华兹在最新的榜单里排名第6,但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的成就;塔图姆呢,缺乏顶级的个人荣誉;另外两位选手,一个出勤率成问题,一个行为不端,绰号“枪王”。
他们与约基奇、亚历山大等国际球员相比,在级别上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从NBA的情况再延伸到美国国家队。
前几天,还有关于杜兰特是否会参加洛杉矶奥运会的采访。
杜兰特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如果我要去,我就会做我自己,我不想得到所谓的老将礼遇,不想全场坐板凳,等着拿冠军。”
出战2028年奥运会,对杜兰特来说并非不可能,届时接近40岁的他,有机会冲击第五枚金牌。
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美国本土的顶级球员确实不够厉害。
从爱德华兹到塔图姆,在巴黎奥运会上他们的表现不是都很迷茫吗?
尤其是在FIBA体系下,美国队似乎更需要杜兰特这样的球员。
虽然杜兰特热爱打球不是秘密,但美国队如此依赖他,也确实有些说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