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赛季的临近,波特兰开拓者队的阵容调整成为了球迷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人员变动后,这支曾经摆烂的球队似乎正站在复兴的十字路口。然而,一个被忽视的问题——篮板,或许将成为决定开拓者新赛季成败的关键。
在休赛期,开拓者完成了大幅度的阵容调整,艾顿和沃克的离队,以及罗威因伤病导致的出勤率问题,让球队的篮板保护能力受到了严重挑战。上赛季,克林根作为原班主力篮板手阵容中的独苗,其表现至关重要。但一旦克林根出勤受限,开拓者的篮板保护将面临巨大压力,球队或许不得不在战术端做出取舍,牺牲部分进攻机会以加强篮板争夺。
回顾上赛季,开拓者在进攻篮板率上高居联盟第二,场均能抢下13.4个进攻篮板,这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二次进攻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年轻球队整体投篮命中率偏低的缺陷。然而,在防守篮板率上,开拓者却仅排在联盟第28位,这一缺陷导致对手能够频繁获得二次进攻机会,使球队在防守端陷入被动,进而影响了进攻效率。
新赛季,开拓者失去了几乎一半的篮板中坚力量,包括艾顿、沃克等关键球员。从数据上看,上赛季队内场均篮板前四的球员中,除了克林根外,其余三人均已离队或出勤率成疑。而在锋线位置上,尽管阿夫迪亚、卡马拉、塞布尔、格兰特等球员天赋和运动能力不俗,但他们在身高和对抗力量上难以撑起球队的篮板工作。
于是,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克林根身上。这位二年级中锋在上赛季展现出了出色的篮板嗅觉,但要他独自扛起新赛季的篮板工作,压力可想而知。如果他能够保持健康出战,并避免犯规麻烦,开拓者或许还能维持一定的篮板威慑力。然而,对于一支以年轻球员为主的重建球队来说,过度依赖单一球员本身就是一种风险。
在进攻篮板方面,艾顿、克林根、罗威、沃克和杜普·里斯是上赛季的主要来源。但如今,除了克林根外,其余球员几乎都不在主力轮换之中。这意味着,新赛季的开拓者必须在战术选择上做出艰难决定:是继续强攻进攻篮板,冒着被对手打反击的风险;还是放弃这一优势,转而追求更高命中率和三分效率来弥补短板。
无论选择哪条路,对于开拓者来说都是一次挑战。球队进攻火力本就有限,一旦再失去二次进攻的加成,新赛季的进攻场面很可能会变得更加艰难。值得一提的是,球队今年夏天选中的新秀杨瀚森,尽管身高臂长、球商出色,但在夏联期间并没有展现出特别突出的篮板球能力。未来他或许能成长为合格护框手,但至少在短期内,难以立即填补艾顿留下的空缺。
这也让开拓者的篮板问题越发棘手。在如今的小球快节奏潮流下,篮板的重要性常常容易被进攻所低估。但对于一支年轻球队而言,篮板是最基本的立足之本。失去篮板,防守无法形成闭环;没有篮板,进攻缺少二次机会。特别是当队内年轻核心天赋尚未完全兑现时,篮板球带来的劣势更是会被无限放大。
对于新赛季的开拓者来说,他们具备天赋和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重建期最常见的困境。而篮板球,或许会成为他们能否迈出复兴第一步的关键。留队的克林根必须承担起更大的篮板责任,但球队也需要在战术层面上给他足够的辅助支持。也许开拓者能够找到新的答案,也许他们有机会试错。但无论结果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篮板问题得不到解决,开拓者的复兴很难在第一阶段取得实质性效果。
对于2025-26赛季,开拓者必须首先解决篮板问题,才能够继续前进,迈向复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