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50公里越野跑退赛实录:放弃背后的坚持与思考

时间:2025-09-17 12:46:49 来源:姿势跑法 作者:姿势跑法


上周末,我踏上了人生首场50公里越野跑的征程。这场名为「第一届东北168BigK2025本溪桓仁五女山越野赛」的赛事,最终以我在45公里处的退赛告终。这场未完赛的旅程,却让我对越野跑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报名与备赛:从期待到焦虑

去年完成崇礼168的30公里组别后,我便将50公里作为下一个挑战目标。选择本溪桓仁赛事,主要因其地理优势与时间契合——7月报名,9月开赛。备赛期间,我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每周4天非铺装路面跑步,搭配一次爬升训练,以及5次力量训练(涵盖臀腿、核心与肩颈)。

然而,8月突如其来的过敏性鼻炎与结膜炎打乱了节奏。户外训练被迫中断,训练积极性骤降。最终,我的备赛仅剩每天两瓶甜菜根汁补充能量,以及反复确认装备清单:跑鞋、登山杖、越野包、补给品……我曾坚信,凭借对糖原储备的重视,至少能提前30分钟完赛。


雨战五女山:赛道挑战与组织争议

9月6日清晨,50公里组与100公里、30公里、10公里组同时出发。前夜暴雨持续至发枪,细雨中,我迎来了这场「雨战」。

CP1五女山(10.67km):简陋补给与缺失的厕所

迎着细雨上山,过敏症状竟因雨水缓解。999级台阶后,桓仁水库的美景映入眼帘。首个补给点提供香蕉、橘子、坚果、小饼干、馒头、饭团、可乐与大米粥,虽被部分跑友吐槽「简陋」,但工作人员的热情与电解质粉的补充让我满意。唯一遗憾的是——整个补给站竟无厕所!

CP2高丽沟(20.86km):黑土地的泥泞挑战

雨未停歇,泥泞路面与折断的树枝增加了难度。东北的黑土地让跑鞋沾满泥浆,但这段充满挑战的路程反而让我对完赛充满信心。

CP3黑沟(32.09km):独行与搭子的预定

从CP2开始,50公里组进入独立路线。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同目标的跑友,甚至开玩笑预定「倒数第一与第二的冲线时刻」。松树林、养蛙地与养参地的风景让这段路程充满乐趣,但一段布满尖石的下坡路让我崩溃——每一步都需谨慎,生怕受伤。

CP4窄沟(40.14km):黑夜的恐惧与退赛决定

抵达CP4时,天色已暗。搭子因体力不支退赛,我与一位大姐继续前行。换上冲锋衣、戴上头灯(感谢曹教练的借予)后,我体验到了「蚊子的晚餐」——头灯一亮,无数蚊虫扑面而来。夜晚的山与白天截然不同:黑暗中望不到山顶与山脚,体力透支与恐惧交织。当大姐摔倒后,我终于在两山之间的大路上提出退赛。


退赛后的反思:安全应置于首位


虽未完赛,但我并无遗憾。活着,便有机会再战。然而,这场赛事的组织问题令我质疑:补给站为何无医疗人员?蓝天救援队何在?赛道收尾保障是否存在?中元节办赛是否忽视选手安全?

听闻有选手摔骨折、等救护车一小时无果,虽不知真假,但足以引发对组委会安全意识的担忧。强装检查流于形式、体检报告无人核验——若主办方能将精力从「水军」与「形式」转向安全,体验必将截然不同。

选择赛事,安全永远是第一要务。愿所有跑者:顺利中签,快乐奔跑,平安回家。

#来,评论区聊聊#

「参加过最好的越野赛事提名!咱们这应该没有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