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09月28日,中超联赛第26轮迎来一场焦点对决,天津津门虎坐镇主场迎战河南队。比赛进行到第17分钟时,场上出现争议判罚——津门虎攻入一球却被主裁判判定无效,原因涉及外援基莱斯在越位位置参与进攻。
从慢镜头回放来看,当时孙铭谦在左路完成一次似传似射的处理,足球直接滚入对方球门。然而,当值主裁通过VAR视频回放后确认,虽然基莱斯并未直接触碰皮球,但他在越位位置上处于明显的进攻参与状态,干扰了门将的判断和防守球员的站位。根据足球竞赛规则,此类情况应判定为越位犯规,进球因此被取消。
这一判罚引发了现场球迷的激烈讨论。部分观众认为基莱斯并未实际触球,不应被认定为参与进攻;但更多专业人士指出,根据国际足联(FIFA)的最新规则解释,只要越位球员在进攻路径中处于活跃状态,即使未触球也可能影响比赛结果,因此裁判的判罚符合规定。
本场比赛的争议判罚再次凸显了VAR技术在中超联赛中的应用效果。自引入视频助理裁判系统以来,类似因越位位置球员是否参与进攻而产生的争议屡见不鲜。如何平衡技术辅助与裁判主观判断,成为联赛管理层需要持续优化的课题。
截至目前,天津津门虎与河南队的比赛仍在激烈进行中。这场判罚是否会影响双方球员的心态和后续战术调整,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