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29日,法国权威体育媒体《队报》发表深度报道,聚焦荷兰豪门阿贾克斯足球俱乐部当前面临的财务困境与运营模式转型。这支曾四次登顶欧洲之巅的球队,如今正通过大规模出售青训球员维持生存,其发展轨迹引发足坛广泛关注。
从欧冠霸主到人才工厂:战略转型的无奈
作为1971-1973年三连冠及1995年欧冠得主,阿贾克斯近年逐渐放弃欧洲赛场的雄心,转而深耕青训体系建设。这种转变始于德国体育总监斯文·米斯林塔特2023年4月的短暂任期,其激进改革虽仅持续四个月,却彻底打乱了球队架构。尽管这位曾任职多特蒙德和斯图加特的高管离任,但俱乐部已难以重返顶级豪门行列。
当前经济模式下,阿贾克斯实质上成为欧洲豪门的“人才供应商”。数据显示,过去四年间俱乐部通过转会市场获得超5亿欧元收入,其中赫拉芬贝赫(20岁转会拜仁)、廷贝尔(22岁加盟阿森纳)、伦施(22岁转投罗马)和哈托(19岁签约切尔西)等青训精品的流失尤为突出。这些球员尚未达到职业生涯巅峰便被出售,俱乐部难以充分享受球员成长红利。
财务困境下的生存之道
作为1998年上市的足球俱乐部,阿贾克斯73%股份由协会持有,27%归属私人投资者,缺乏金主支持。在荷甲联赛每年仅1.2亿欧元转播收入(占俱乐部预算8.2%)的现实下,俱乐部不得不依赖球员转会维持运营。体育相关收入(门票、赛事组织、转会)占比近半,形成与五大联赛豪门截然不同的经济结构。
博斯曼法案的实施加剧了人才流失。1995年法案出台前,俱乐部尚能通过外援名额限制留住核心球员,如今却面临常态化的人才流失。即便2018-2019赛季闯入欧冠半决赛,德容、德利赫特等核心球员随即被挖角,凸显了中小俱乐部的生存困境。
青训体系的新战略:全球搜罗潜力股
面对现实挑战,阿贾克斯球探网络展开全球布局。当前阵容中,17岁前锋米卡·古茨和16岁中场拉扬·布尼达均从安德莱赫特挖来,16岁的巴黎圣日耳曼青训产品罗密欧·加尼耶已进入U17梯队。这种“低买高卖”模式既保证财务健康,又避免过度依赖转播收入。
俱乐部体育管理层将这种策略转化为说服工具:自2000年代初以来,阿贾克斯在年轻球员市场表现激进,通过精准的转会操作实现可持续发展。尽管欧冠赛场竞争力有所下降,但球队始终保持着对欧洲顶级赛事的参与热情。
从欧冠霸主到人才工厂,阿贾克斯的转型折射出中小俱乐部在足球资本化浪潮中的生存智慧。当其他豪门挥金如土时,这支荷兰劲旅选择用最纯粹的青训哲学书写新的篇章,其命运走向将持续牵动足坛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