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辽宁日报)
转自:辽宁日报
9月28日,辽宁女足球员(蓝色球衣)与对手拼抢。辽宁女足俱乐部供图
2025年9月28日,北京先农坛体育场见证了一场焦点对决。当主裁判吹响终场哨,比分定格在0∶4,北京东方雨虹女足时隔23年重夺女超联赛冠军。而在这场决定冠军归属的比赛中,辽宁女足虽以失利告终,却以赛季第三名的成绩完成了她们在女超联赛的首个赛季,书写了属于青春的闪耀篇章。
赛季表现惊艳,青春力量初露锋芒
本场比赛前,辽宁女足只需战平即可夺冠,最终失利让她们排名联赛第三。赛后,门将侯舒楣、外援马科林斯等球员泪洒赛场,主教练马琳则用温暖的拥抱给予队员鼓励。尽管结局充满遗憾,但这支平均年龄仅21岁的女超最年轻队伍,在首个赛季便跻身三甲,其表现堪称惊艳。
向场边助威的辽宁球迷谢场时,姑娘们收获了热烈的掌声与鼓励。球迷们高呼“从头再来”,这份包容与支持,正是辽宁女足不断前行的动力。从女乙亚军到女甲冠军,再到女超季军,这支年轻队伍用三年时间完成了联赛“三级跳”,更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上夺冠,为辽宁摘得第十五届全运会首枚金牌,成为辽沈大地足球复兴的希望。
历史低谷后的重生:青训体系铸就新辉煌
辽宁足球曾创造无数辉煌:辽足豪夺“十连冠”,斩获中国首个亚洲冠军;大连队问鼎联赛“八冠王”。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辽宁足球战绩下滑,女足更陷入长期低迷。大连女足自2008年夺冠后沉寂,辽宁女足则于1985年解散,远离职业赛场长达32年。
2017年,辽宁省体育局作出重大决定:重组辽宁女足。主教练马琳临危受命,从全省选拔20余名11至12岁的小队员,开启艰苦训练。每天六七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涵盖基本功、爆发力、协调性、对抗、体能及心理全方位培养。8年间,王爱芳、侯舒楣、谢宗梅等球员从青涩少女成长为中国女足国脚,辽宁女足的青训体系结出硕果。
崛起密码:青训、团结与心态的完美融合
这支年轻队伍的成功,源于三大核心要素:
1. 青训体系深耕细作:省体育局启动“辽小虎”重塑计划,将青训作为足球振兴的基石。球队绝大多数球员为建队“元老”,长期共同训练比赛形成的默契,成为她们的最大优势。正如队长王爱芳所言:“队员间的默契就是我们最大的武器!”
2. 赛场上的团结与拼搏:辽宁女足在比赛中展现出超强的团队凝聚力。尽管个人能力或许不及对手,但通过整体配合与顽强意志,她们多次逆转战局。教练组要求的前场丢球后就地反抢,对体能要求极高,但姑娘们始终严格执行,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3. 心态的成熟与稳定:年轻球队常有的急躁与畏缩,在辽宁女足身上逐渐消失。本赛季后段,球队成绩虽有起伏,但教练组与球员均保持冷静,比赛掌控力显著提升。这种稳定性,对于一支平均年龄仅21岁的队伍而言,尤为难得。
振兴“三大球”:辽宁足球的全面复苏
辽宁女足的崛起,是辽宁足球全面复苏的缩影。中超赛场,大连英博海发队提前5轮保级成功;中甲赛场,辽宁铁人队冲超在望,大连鲲城队稳居上游。多支代表队成功晋级全运会决赛阶段,辽宁足球的振兴步伐显著加快。
辽宁省体育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强化职业球队引领,打造全国足球改革发展高地与人才培养基地,为中国足球贡献辽宁力量。”
“三大球”振兴的辽宁示范
辽宁女足的崛起,是辽宁全面振兴“三大球”的又一力作。近年来,辽宁“三大球”成绩斐然:辽宁男篮连续11个赛季打进CBA四强;辽宁女排时隔18年再夺联赛季军;辽宁男排跻身联赛前八,下赛季将征战A组。
省体育局竞体处处长贾飞宇评价道:“继辽宁男篮后,辽宁女足成为‘三大球’振兴的又一面旗帜,为全国提供了良好示范。”面对男篮、女排等队伍的新老交替挑战,辽宁女足的成功证明了青训的重要性。未来,辽宁将继续加大青训投入,打造青训中心,培育优秀人才,为中国“三大球”的崛起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赵博文 28日电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