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沅珊的惊艳表现让中国女篮国家队及其主教练宫鲁鸣再次成为焦点。这位年轻球员在赛场上的卓越发挥,不仅赢得了球迷的热烈掌声,更为中国女篮的战术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小组赛对阵新西兰的比赛中,李沅珊便以38分的惊人得分和16中8的三分球命中率,展现出了她超凡的进攻能力。尽管在后续比赛中,随着对手重视度的提升,她的得分和三分命中率有所下滑,但这并未影响外界对她作为U16核心球员的高度评价。李沅珊,无疑是中国篮球近十年来难得一见的天才。
在中国U16女篮的亚锦赛征程中,李沅珊几乎成为了球队的代名词。她不仅场场打满40分钟,更被赋予了无限开火权,这种战术自由让她得以充分展现自己的锋线天赋。她仿佛是苗立杰与李梦的结合体,既有强大的攻守能力,又具备出色的进攻技巧。
首先,李沅珊拥有1米78的身高和出色的对抗能力,这使得她在攻守两端都能游刃有余。其次,她的速度、持球能力和超过五成的空位三分命中率,让她在进攻端真正做到了能里能外。最后,她没有明显的短板,核心力量强大,利用身体的能力出众,且打法并不暴躁,这大大降低了她受伤的概率,为她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沅珊的崛起,无疑为中国女篮追逐男子化打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姚基金慈善赛上,我们看到了跨篮明星吴艳妮客串啦啦队时的力与美,这也反映了中国女子篮球在审美上的变化。然而,要真正实现男子化打法,中国女篮首先需要男子化的选材。
回顾历史,日本女篮的小快灵风格在遇到美法澳等顶级强队时往往不堪一击,而面对中国女篮时却能飞扬跋扈。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女篮在控卫位置上的长期短板。自丛学娣之后,中国女篮几乎就再也没有补上过这个空缺。
如今,宫鲁鸣指导的中国女篮面临着新的问题。虽然拥有世界级的中锋,但外线的三分命中率却一塌糊涂,导致后卫线和锋线在进攻时都不敢轻易出手三分。亚锦赛兵败之后,宫鲁鸣指导虽然对李缘保持了信任,但田媛媛的入选也意味着后王思雨时代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因为在这个小球时代,一个没有个人进攻能力的蓝领控卫,往往会让球队在进攻端陷入四打五的困境。
看过李沅珊在亚锦赛上的独舞之后,我们不禁希望宫鲁鸣指导能够给予她更多的机会,就像当年给予郭艾伦那样的信任。如果田媛媛、李雨汧和李沅珊这三位年轻人能够得到充分的信任,那么韩旭、李月汝和张子宇等内线球员在比赛中就不会打得如此之累。
一方面,中国队的外线球员在挡拆之后终于敢于冲向篮筐,展现出飞蛾扑火般的勇气。另一方面,内线球员制造出的外线空位也终于不再被浪费,而是被转化为有效的得分。李沅珊的崛起,无疑为中国女篮的未来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