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三度负于日本队后,郑薇却率队在关键战役中大胜日本,战术运用与用人策略均展现出明显优势,完胜宫鲁鸣指导的执教理念。
北京时间9月29日,中国女篮在这个夏天经历了与日本女篮的三次关键对决,却均以失利告终。宫鲁鸣指导带领的一队在亚洲杯半决赛中不敌日本,而李建新指导率领的U16女篮更是在亚洲杯上连续两次败给日本,其中一场失利分差高达21分。从这三场比赛来看,日本女篮的小球三分战术体系更契合国际篮球的发展趋势,而中国女篮则更侧重于内线和阵地战,这种相对“传统”的打法在一定程度上显得“落后”,这也是中国女篮连续输给对手的重要原因。
然而,就在不久前,前中国女篮主帅郑薇带领广东女篮在亚洲女子篮球联赛决赛中以28分的巨大优势大胜日本富士通,成功夺得冠军。这场胜利无疑为中国女篮国字号球队挽回了一些颜面。
赛前,不少媒体对广东女篮的胜利持怀疑态度,因为日本富士通在前三场比赛中场均能砍下112分,无论是两分、三分还是罚球,其命中率均高于广东女篮。而广东女篮场均得分仅为85分,两队在进攻火力上显然不在一个档次。
但比赛的结果并非仅由数据决定,教练组的排兵布阵同样至关重要。可以说,这场大胜的首要功臣便是郑薇主教练。从比赛一开始,郑薇的战术就非常明确:坚决提速,放弃双塔战术,扩大防守范围,不给日本队轻松投射三分的机会。她强调,防守是第一位的,只有做好防守,再加上强大的进攻,才能赢得比赛。
郑薇主教练在赛后也谈到了这场比赛,她表示比赛初期比较困难,因为阵容中有四名球员是临时回归的,需要时间磨合。但面对日本队,她们用强硬的防守将对手的得分压制到了最低,同时在攻守转换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特别是成功限制了对手的三分球威胁。
相比之下,宫鲁鸣和李建新指导带领的国字号球队在亚洲杯上面对日本女篮时更注重进攻,特别是喜欢磨阵地战。宫鲁鸣在热身赛中曾故意不上张子宇,有意保留这张王牌的实力。但日本女篮早已研究了张子宇的特点,每当宫鲁鸣摆出双塔体系,日本女篮就坚决提速打快攻,从不磨阵地战,外线有空间就果断出手,这也是日本女篮最终能取胜的关键。张子宇在防守端总是最慢的一个,中国女篮后场常常处于四防五的被动局面。
郑薇主帅的用人策略同样值得称道。她找来的外援是后卫和锋线球员,杨力维和杨舒予两位球员的特点被发挥到了极致,老将黄思静也荣膺最佳阵容。广东女篮投了更多的三分球,且命中率超过了50%。此外,郑薇在国家队执教时就高度重视使用王思雨和李梦这两个有硬解能力的球员。李梦只要出战对阵日本女篮的比赛,就能用自己的能力和身体优势在攻防两端为中国队做出巨大贡献。
因此,希望宫鲁鸣和李建新指导能观看一下这场亚洲篮球联赛决赛,学习如何以快制快,用三分来压制对手的三分。只有打造更先进的战术理念,不迷信双塔高塔打法,中国女篮才能将能力展现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