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联战绩如此糟糕,阿莫林真该背锅吗?事实上,调整B费的角色或许才是破解困局的关键。
文/姜诗华
在输给布伦特福德后,曼联前6轮联赛仅积7分,创下自1937年以来的最差开局纪录。面对如此低迷的表现,主教练阿莫林自然成为舆论焦点,下课呼声此起彼伏。然而,从战术体系适配性来看,他或许只是替罪羊,真正的矛盾点在于中场核心B费与三后卫体系的兼容性问题。
欧洲名帅的战术执念往往根深蒂固。瓜迪奥拉坚持渗透打法,穆里尼奥偏爱防守反击,而阿莫林则将三后卫体系视为制胜法宝——这在执教葡萄牙体育时已得到验证。但曼联高层在引援上并未完全配合其战术需求:尽管投入重金,却未针对性补强中后卫与翼卫位置。这导致阿莫林在曼联的战术执行效果远不如葡萄牙体育时期,但将责任完全归咎于他并不公平。
更关键的是球员适配性问题。作为中场枢纽,B费的出球习惯直接影响了攻防节奏:他常因盘带延误战机,待对手布防完毕才传球,导致队友接球困难;或急于冒险直塞,高风险传球反而为对手创造反击机会。而阿莫林的三后卫体系依赖中场低失误率推进,B费的高失误率恰好放大了这一战术的防守漏洞——一旦中场失控,三后卫身后的空当便会被对手利用。
因此,在阿莫林短期内不太可能调整战术体系的情况下,优化B费的角色或许更为务实。要么将其前移至10号位,减少中场组织责任;要么直接撤下主力后腰位置,避免其出球习惯破坏整体战术。毕竟,相比换帅,调整核心球员的战术定位可能是曼联更快走出困境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