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国足选帅锁定卡纳瓦罗:救急之举还是选帅闹剧?

时间:2025-10-01 01:59:01 来源:狮王乱弹 作者:狮王乱弹

当中国足协选帅代表团专程飞赴米兰,与意大利教练卡纳瓦罗展开实质性谈判的消息曝光后,这场原本以“全球公开竞聘”为幌子的选帅工作,迅速偏离了公平公正的轨道。在超过50名候选人的激烈竞争中,执教履历争议不断的卡纳瓦罗始终处于舆论风暴中心。足协对其的“特殊关照”,不禁让人发问:这究竟是国足重建的救急之举,还是一场重人情轻能力的“选帅闹剧”?



卡纳瓦罗的执教能力,早已在其战绩清单中显露无遗。作为球员,他手握世界杯冠军与金球奖的辉煌荣誉,但转型教练后,短板却逐渐暴露。2019年,他临时执掌国足帅印,却在中国杯上两战皆墨,先后以0-1不敌乌兹别克斯坦与泰国,交出了一份胜率为零的尴尬答卷。转战欧洲后,其执教表现更是持续下滑:2022年执教意乙贝内文托,17场比赛仅取得3场胜利,胜率跌至17.65%;即便是2024年底至2025年执教的萨格勒布迪纳摩,50%的胜率也难以令人信服。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他此前谋求新加坡国家队主帅职位时,竟因能力不足被直接拒绝,新加坡教练直言:“他或许是大腕,但没那本事担任国家队主教练。”这样的履历,与中国足协宣称的“冲击2030世界杯”目标,显然格格不入。

中国足协对卡纳瓦罗的“偏爱”,在选帅流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明明公告所有候选人将启动统一面试程序,卡纳瓦罗却独享高层亲赴米兰面谈的特殊待遇。这种偏离规则的操作,让“公开竞聘”沦为了一场自欺欺人的闹剧。从最初主动报名报价,到以“家庭原因”婉拒,再到成为足协“倒追”的对象,卡纳瓦罗的姿态转变,恰恰印证了这场选帅的“内定”底色——选帅工作组早在报名阶段就专门就其适宜性征求国脚意见,所谓筛选不过是掩人耳目的程序罢了。



中国足协的选择逻辑看似有迹可循:熟悉中国足球环境、擅长处理更衣室关系、年薪要求低于预算上限,这些“优势”被反复提及。但稍加推敲便会发现其中的漏洞——他在中超的短暂成功,更多依赖金元足球的豪华阵容与里皮的光环加持。褪去这些外部条件后,其战术素养不足的问题立刻凸显。更矛盾的是,足协一边将“战绩止损条款”写入合同以规避风险,一边却执意选择战绩硬伤明显的候选人。这种自我矛盾的操作,暴露了其对执教效果的漠视,也让人对国足的未来充满担忧。

中国足球的选帅本应是关乎未来的战略决策,却一次次陷入“人情怪圈”。当新加坡足协都能清醒判断卡纳瓦罗的能力局限时,中国足协却对其履历缺陷视而不见,执着于“老熟人”带来的所谓“磨合优势”。这种将“救济饭碗”置于“球队发展”之上的选择,本质上是对球迷期待的辜负,更是对中国足球未来的不负责任。前有伊万,后有卡纳瓦罗,中国足协究竟要将中国足球闹腾到什么时候?



若卡纳瓦罗最终上任,或许能暂时解决他自己的职业困境,但国足的重建之路恐怕会再添迷雾。选帅不是“人情救济”,更不是“走过场”的游戏。唯有摒弃圈子文化,真正以能力为核心选拔主帅,中国足球才有走出泥沼的可能。否则,再多的谈判与签约,也只是在重复过去的错误,让中国足球的未来更加黯淡。

(创作不易,抄袭必究,图片均来自网络变肥图库,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