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中国足球的选帅话题再度引发关注,先是传出“中国足协和卡纳瓦罗会面”的消息,紧接着又有“卡纳瓦罗接近国足”的报道。这一连串的消息,让外界不禁猜测:卡纳瓦罗是不是马上就要执教国足了?
仔细查看消息来源,发现大多是来自意大利的记者。不难推测,这很可能是卡纳瓦罗在意大利的媒体朋友在为其造势,试图营造出一种“国足新帅,非卡纳瓦罗莫属”的氛围。
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这更像是乙方在形势不利时采取的一种策略。毕竟,中国足协在选择主帅时虽然选项有限,但卡纳瓦罗并非最有优势的人选,甚至可以说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所以才需要通过舆论来造势。
从比较权威的信息源来看,国足主帅的人选目前还没有最终定论。写这篇文章,并非是要否定卡纳瓦罗,相反,在中国足协选择余地不多的情况下,卡纳瓦罗其实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卡纳瓦罗的劣势较为明显,离开中国后,他一直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执教成绩。如果成绩出色,以他球员时期的资历,现在应该还在执教岗位上发光发热,而不是赋闲在家。执教成绩不突出,这是他目前最大的硬伤。
至于他在中国执教的经历,可谓见仁见智。在我看来,卡纳瓦罗执教的上限或许不高,但下限还是有保障的。他曾经短暂带领中国队参加中国杯比赛,虽然输给了泰国队,但比赛结束后,他就把这块“烫手的山芋”交还给了足协,转而专心执教恒大。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卡纳瓦罗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当然,卡纳瓦罗也有自己的优势。他对中国足球比较熟悉,这是其他一些外教难以比拟的。而且,他的情商很高,很容易和队员们打成一片,尤其是年轻队员。
以韦世豪为例,我认为在卡纳瓦罗麾下,韦世豪才真正发挥出了自己的特点,颇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意味。因为卡纳瓦罗能够镇得住韦世豪,离开卡纳瓦罗后,韦世豪始终没有达到人们理想中的高度,尤其是在国家队的表现。
这里说个冷笑话:已经30岁的韦世豪在国家队的出场次数和进球数,居然和赵鹏差不多。赵鹏是谁?就是被范志毅批评“没那个能力”的赵鹏,他在国家队踢的是中卫。
国家队的问题,首先是一个人事问题。要让队员们心悦诚服地跟着主教练去拼命,这是最重要的。要达到这一点,要么主教练有高超的战术素养,比如当年给国脚们“睁开眼睛看世界”的英国人霍顿;要么有极强的为人处世的能力,比如“江湖郎中”米卢(当然,米卢的战术素养也很强)。我们都希望有一个既有高超战术素养,又有很强为人处世能力的名帅来执教现在的国家队。
但现实可能并非如此,这样的名帅不是没有,但我们可能请不起。退而求其次,一个熟悉中国足球、情商很高、年富力强的意大利教练来执教中国队,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他能练好防守反击、定位球这些意大利曾经的看家本领,对于现在的中国队来说,将是非常有益的。
当然,前提是无论是卡纳瓦罗还是其他教练,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要指望在中国能赚到很高的工资了。毕竟,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大家都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