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荔枝新闻)
随着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淘汰赛进入倒计时,赛事判罚规则成为球迷热议的焦点。在江苏省体育局参与的《政风热线•我来帮你问厅长》全媒体直播节目中,多位球迷通过镜头提问,关注的核心问题直指“苏超”淘汰赛的判罚尺度。
荔枝新闻中心记者梳理竞赛规程,为球迷梳理本赛季淘汰赛三大核心规则,助您提前掌握关键细节。
淘汰赛阶段,每场比赛必须分出胜负。若90分钟常规时间战平,将直接进入点球决胜环节。点球前,裁判员通过两次掷硬币决定关键事项:第一次掷硬币确定点球使用的球门;第二次掷硬币,猜中结果的球队可选择“先踢”或“后踢”。
参与点球的队员资格严格限定:除替补守门员外,仅比赛结束时在场内或暂时离场的场上队员可参与点球。各队需自行安排踢罚顺序。若点球开始前或进行中一队人数多于另一队,必须削减人数至与对方一致,被削减的队员不得参与点球。
点球执行遵循“5轮基础+追加决胜”规则:
本赛季“苏超”首次引入“8球熔断规则”,明确规定:单场比赛中,若一方净胜球超过8个,比赛立即终止,最终比分按“8:0”记录。
“净胜球”即进球数减去失球数的差值。例如,比分8:0时,领先方净胜球为8,不触发熔断;而比分9:0(净胜9球)、10:1(净胜9球)、11:2(净胜9球)时,领先方净胜球超过8个,将触发熔断。
赛事主办方表示,设置“8球熔断规则”旨在保障竞技公平性与维护赛事观赏性,避免实力差距较大的比赛中,弱势一方因比分悬殊产生消极心态,让赛事更聚焦于竞技本身。
作为本赛季保障判罚公平的重要举措,“苏超”首次引入视频助理裁判(VAR)系统。根据规程,VAR仅在四类关键事件中协助主裁判:
规程明确VAR与主裁判的权责边界:主裁判必须先作出初始判罚,不允许“不做决定等待VAR提示”;“回看分析”的发起权仅归主裁判所有,VAR仅能提出建议;最终判罚决定必须由主裁判作出,且只有回看分析能充分证明初始判罚是“清晰而明显的错误”时,才会更改结果。
随着“苏超”淘汰赛的临近,各支球队的备战节奏不断提速,球迷的期待也持续升温。这些清晰的判罚规则,不仅为赛事公平筑起防线,更让每一场对决的尺度有章可循。淘汰赛大幕即将开启,规则将融入赛场每一个关键瞬间,助力球员在公平环境中全力拼搏,也让球迷能更安心地沉浸于本土足球的热血与激情,共同见证“苏超”的每一个高光时刻。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记者丨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