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随着终场哨声在丽江体育发展中心上空响起,一带一路·2025第二届“天雨流芳”丽江青少年足球邀请赛正式落下帷幕。这场汇聚了16支中外青少年足球队的绿茵盛宴,不仅决出了赛场胜负,更以足球为纽带,织就了“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青春篇章。
跨国竞技:16支劲旅共绘青春足球画卷
本届赛事以“以足球为媒,跟着赛事去旅行”为主题,吸引了来自韩国、泰国、越南、孟加拉国等国的7支国外队伍,以及上海、武汉、广州等地的9支国内劲旅参赛。在海拔2400米的“高原运动之都”丽江,少年球员们以球会友,用奔跑与拼搏诠释了体育精神。
决赛中,武汉三镇足球俱乐部代表队凭借全胜战绩斩获冠军,孟加拉国BFF学院、河南省实验中学代表队分获亚、季军。赛场内外,落后时的咬牙追赶、获胜后的谦逊致意、失利后的互相拥抱,这些温情瞬间让丽江球迷和林感慨:“孟加拉国队员输球后落泪的模样,把对足球的热爱与不甘展现得淋漓尽致。”
“丽江的环境和足球氛围太适合青少年训练了!”武汉三镇队主教练张啸笑直言,2400米的海拔能有效锻炼球员心肺功能,同时感谢赛事搭建了与中外强队切磋的平台。
实力护航:丽江“体育+”底蕴助力国际赛事
赛事的成功举办,是丽江深耕“高原运动之都”“足球之乡”建设的生动体现。近年来,丽江将足球事业纳入高质量发展大局,从省十六运会包揽男子足球全部金牌,到组建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以“六系并举”打造全省青少年足球示范案例,已累计向国青、国奥及职业俱乐部输送多名优秀球员。同时,足球基础设施持续完善,群众赛事常态化开展,为承办高水平赛事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8月10日启动筹备以来,丽江市人民政府牵头成立赛事组委会,统筹9个专项工作组协同作战。20余名全省抽调的专业裁判员经专项培训执裁,保障公平竞技;场地团队提前完成草坪养护与器材布置,赛场达国际标准;后勤团队“点对点”衔接参赛队伍抵离食宿,6名翻译志愿者打通语言壁垒;医疗、食药监、公安等部门24小时值守,从救护车待命到食材溯源监管,全方位筑牢安全防线。
文化交融:足球之外的“一带一路”温情
这场赛事早已超越竞技本身,成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开幕式上,《丽江足球之歌》的激昂旋律与《丽江三部曲》的纳西风情交织,向中外宾客展现了丽江的开放包容。赛事期间,“进校园”活动让泰国、老挝队员与丽江学子共练球技、同跳纳西打跳,语言差异在欢笑中消融;“进景区”体验中,少年们走进丽江古城,在木府探寻历史,在东巴文化体验馆学习象形文字。泰国孔敬市队员CH.ChanLoet用东巴文写下“幸福”二字,直言“要把这份丽江记忆带回家送给妈妈”。
据悉,丽江已借助赛事与东南亚国家建立青少年足球互动初步机制。丽江市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赛事闭幕不是终点,未来将推动“天雨流芳”赛事品牌、国际交流、文体旅融合常态化,让足球成为展现丽江魅力的窗口、联结“一带一路”的纽带,续写人文交流新篇章。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