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浙江稠州76:61力克上海,张镇麟首秀低迷引热议

时间:2025-10-03 07:16:47 来源:李广专业体育评论 作者:李广专业体育评论

在今日进行的CBA热身赛中,浙江稠州男篮以76:61的比分战胜上海男篮,这场比赛不仅展现了浙江稠州的团队韧性,也暴露了上海男篮在阵容调整上的诸多问题。

一、浙江稠州本土核心流失,团队韧性成胜负手

整个休赛期,浙江稠州男篮的阵容变动备受关注。王弈博的离队、刘维伟与球队的恩怨,以及余嘉豪自降薪资赴欧洲追梦,都让这支球队的本土核心框架受到冲击。尤其是王弈博的伤退,直接导致上赛季季后赛对阵青岛时外线失控,成为球队被淘汰的关键因素。

稠州管理层对刘维伟‘挖角’行为的抵触,本质上是球队控卫危机的一次集中爆发。尽管球队早早敲定四外援配置,但本土一五号位的缺失仍让跑轰体系难复巅峰之勇。方俊等管理层对王弈博转会的敏感态度,正是球队对控卫线薄弱的无奈写照。

浙江稠州比赛现场

二、张镇麟首秀低迷,技术短板成上海最大隐患

与浙江稠州的困境相比,上海男篮本被寄予厚望。张镇麟与崔晓龙的加盟,本应提升球队外线实力,但首场比赛张镇麟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作为首发锋线,他全场远投稳定性不足、持球进攻缺乏威胁的问题暴露无遗,第二节的连续误攻直接导致上海陷入得分荒,分差迅速被拉开至两位数。

尽管琼斯与达卡里的外援组合实力强劲,但在CBA‘外援决定下限,本土决定上限’的规则下,张镇麟的技术粗糙性成为制约上海上限的关键因素。其在美国的求学经历未能转化为实战能力,身体天赋的兑现前景愈发黯淡。

张镇麟比赛瞬间

三、战术执行与球员成长:CBA新规下的双重考验

上海男篮的进攻迟滞贯穿全场,两节分别仅得12分和13分,侧面印证了CBA恢复单节10分钟国际规则的合理性。卢伟指导的战术调整任重道远,而张镇麟与王俊杰的对比更凸显了‘技术先行’的重要性——前者因技术短板受限,后者则通过扎实基本功赢得机会。

浙江稠州方面,刘泽一的空间型打法成为压制上海反扑的关键。尽管缺乏详细技术统计,但比赛场面清晰显示:上海的阵容磨合远未达到预期,而年轻控卫偰李永炜的闪电突破与李悦洲的潜力对抗,或将成为未来十年CBA的看点之一。

比赛对抗瞬间

这场热身赛不仅是一场胜负之争,更是CBA新赛季阵容调整与战术革新的缩影。浙江稠州在逆境中展现的韧性,与上海男篮在明星球员融入上的挣扎,为联赛后续走势埋下了诸多悬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