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照镜子时,林阿姨发现几根刺眼的白发,心里不禁犯起嘀咕:明明才五十出头,怎么白发越来越多?外孙刚上大学,头顶也早早冒出银丝。这种困扰并非个例,不少人年纪轻轻就发现白发增多,难道真的是“岁月不饶人”吗?
事实上,白头发增多并非单纯衰老的信号。理发师和医生指出,除了自然衰老,身体营养缺乏也可能是白发增多的重要原因。尤其是蛋白质、铜元素和维生素B12这三种营养,一旦缺乏,头发就容易早早变白。那么,这三种营养究竟如何影响头发健康?又该如何科学补充呢?
头发的颜色主要由毛囊中的“黑色素细胞”决定。黑色素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营养物质的参与。如果身体缺乏某些关键营养,黑色素合成就会受阻,头发颜色逐渐变浅,最终由黑变白。
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这是一种蛋白质。如果日常饮食中蛋白质摄入不足,头发就会失去光泽、变细、发黄,甚至发白。研究发现,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的人群,白发发生率可提升20%~32%。因此,不爱吃肉、蛋、奶或节食减肥的人,更容易出现白发早生的情况。
铜元素是“酪氨酸酶”这种关键酶的辅因子,直接参与黑色素的合成。缺铜会导致酪氨酸酶活力下降,黑色素合成受阻,头发自然变白。研究显示,血清铜水平低的人群,白发比例可比正常人高出10%~15%。肝脏、花生、蘑菇、坚果和杂粮都是铜元素的良好来源。
维生素B12不仅参与红细胞的生成和细胞分裂,还是黑色素合成不可或缺的营养。实验数据表明,维生素B12缺乏的人,白发概率比正常人增加13%~24%。动物肝脏、贝类、鱼虾、蛋黄都是维生素B12的优质来源。素食主义者和消化吸收功能差的人,更容易缺乏这种营养。
这三种营养中,只要某一种缺乏,黑色素的合成就会中断,白发自然提前“报到”。
长期吃素、节食或肠胃吸收不好的人,角蛋白合成就可能不足。新长的发丝发黄、发白明显,很多人误以为是“气色差”,其实是蛋白质缺口太大。
铜是头发着色的“催化剂”,缺少时最明显的就是鬓角和发根先变白,尤其中年女性更常见。镜子里常常发现成簇的白发,掺杂在原本的黑发中,看上去一撮一撮的。
如果你总觉得头发长得慢、脱发严重,又伴有指甲脆弱、容易口腔溃疡,这很可能是B12缺乏。B12缺乏不仅会让头发白得快,还会影响其他部位健康。它往往还和精神压力、长期用脑关系密切。
这些问题一开始可能不明显,直到白发多得“刹不住车”,才发现身体其实早在提醒:营养该补一补了。
建议每天搭配鸡蛋、牛奶、鸡胸肉、豆腐、豆干等食物,适量混合摄取可以有效补足蛋白质。成年人每天优质蛋白摄入量建议达到60~80克。一杯牛奶加一份豆腐、早餐一个蛋,就是相当不错的基础搭配。
动物肝脏(如猪肝、牛肝)、牡蛎、蘑菇、黑巧克力、腰果、花生米、带皮红薯,这些食物里铜含量比较丰富。健康成年人每日铜摄入不宜少于0.7毫克,每周吃一到两次动物肝脏可以有效补充,多元化食谱也能避免“挑食式缺铜”。
动物肝脏、金枪鱼、三文鱼、牛肉、鸡蛋、酸奶等,都是B12的重要来源。维生素B12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微克,多数成年人通过均衡饮食可以达标,但肠胃吸收不佳、素食者容易缺乏。如果是这类人群,建议定期体检检测,必要时遵医嘱合理补充营养剂。
此外,日常作息规律、避免熬夜、适当运动,也有利于改善头皮和毛囊的微循环。情绪压力过大、频繁烫染头发都会加速白发增长,这些问题越早调整越好。
营养调理见效不是“一夜黑”,头发的生命周期通常是2~6年。科学补充后,头发从发根慢慢变得更坚韧黑亮,白发增速会逐渐减缓,部分新长出来的头发色素也会逐步恢复。只要坚持科学饮食+健康作息,大部分人都能感受到头发在悄悄“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