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足坛掀起了一场针对以色列的强烈抵制浪潮,众多球员、足协及政治人士纷纷发声,要求国际体育组织对以色列实施禁赛。在这场风波中,曼城主帅瓜迪奥拉以视频形式公开谴责以色列,称其正对巴勒斯坦实施种族灭绝行为,引发了广泛关注。

瓜迪奥拉在视频中直言不讳:“我们正目睹一场种族灭绝的上演。成千上万的儿童已丧生,更多生命危在旦夕。加沙地区沦为废墟,无数人流离失所。”他进一步指出,“人们缺水、缺粮、缺药,社会必须迅速行动拯救生命。10月4日中午12点,我们将走上街头,必须终止这场种族灭绝。”
此前,博格巴、齐耶赫等48名球员已联名发布请愿书,呼吁欧足联剥夺以色列的参赛资格。据外媒报道,大部分欧足联成员国支持禁赛以色列。欧足联原计划于9月底进行内部投票,但最终未能实施。

面对舆论压力,国际足联在理事会会议上明确表态:不会禁赛以色列。FIFA主席因凡蒂诺解释称:“我们致力于团结分裂的世界,但国际足联无法解决地缘政治问题。”这一决定引发了球迷的强烈不满,批评声浪席卷社交媒体:“俄罗斯:???”“能把俄罗斯排除在外,就不禁赛以色列!”“傀儡、垃圾、懦夫!”“驰名双标,太虚伪了。”
西班牙政党发言人已明确表示,若以色列获准参加2026年世界杯,西班牙队将评估是否退赛。法国名宿坎通纳上月也发表激情演讲,呼吁国际足联和欧足联全面禁赛以色列各级队伍。

这场风波不仅暴露了国际体育组织在政治问题上的双重标准,也引发了全球对体育与政治关系的深刻反思。随着各方压力持续升级,国际足联的决策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