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曼彻斯特德比的历史长河中,这场对决注定被载入史册——当曼联(3轮4分)与曼城(3轮3分)这两大豪门在下半区相遇时,连国际比赛日的伤病潮都来添乱,让这场德比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软柿子德比”。
面对宿敌曼联,瓜迪奥拉祭出三大调整:格瓦迪奥尔与迪亚斯组成中卫搭档,B席客串右边锋支援中场,福登+多库+奥莱利构建左路强侧。这套颇具设计感的阵容开场即制造杀机——第17秒哈兰德小角度攻门,第6分钟巴因迪尔禁区内玩火两连铲化解危机。
曼联开场祭出高压迫战术,边前腰与翼卫集体支援中场。第12分钟罗德里中场失误,迪亚洛在无人防守情况下完成倒挂金钩解围——这一脚融合了引力弹弓效应与阿基米德原理的神操作,成为开场最戏剧性画面。但高压战术仅维持10分钟,体能瓶颈随即暴露。
阿莫林的3-4-2-1体系本质是3-2-5进攻阵型,但两个边前腰均为纯攻击手导致中场失控。当B费+乌加特陷入缠斗,曼联只剩两种进攻方式:A.边路拉空间传多古;B.后场长传找姆贝乌莫。这种“足坛泰伦卢式”单打战术,被球迷戏称不如买彩票靠谱。
曼城抓住曼联三中卫体系漏洞持续打击:后腰失位时边中卫上抢,球传到边中卫身后成为常规破局手段。第51分钟奥莱利打穿边路,约罗贴防多库失败,哈兰德轻松破门。这种场景让人想起左撇子进地铁——刷卡时旁边人过去了我没过去。
纵观足坛历史,成功的三中卫体系屈指可数:2002巴西(埃德米尔森+卢西奥+儒尼奥尔)、2013-17尤文(BBC组合)、2016-17切尔西(卡希尔+路易斯+阿兹皮利奎塔)。其成功密码在于:出球中卫+上抢中卫+蹲坑中卫的黄金配置,以及长期磨合形成的防守默契。
这场失利让曼联创下两大尴尬纪录:阿莫林治下英超客场仅拿14分,客场拿分能力仅强于上赛季三支降级队;执教31场仅赢8场,创曼联英超时代最差战绩。当哈兰德在第77分钟被换下时,曼联甚至还未进行任何进攻人员调整。
这场德比证明:当曼联的三中卫体系失去中场支撑,当哈兰德面对集体失位的防线,红色软柿子终究难逃被捏碎的命运。或许正如球迷调侃:曼联从不掉链子,因为他们连自行车都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