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贝莜面村的一位“销魂姐”吃播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视频中,这位大姐啃着牛大骨,眼神迷离,表情夸张,仿佛置身于宫廷剧的名场面之中。网友纷纷锐评:“这哪是吃饭,分明是在演年度大戏!”尴尬的氛围让不少观众直呼“脚趾能在地上抠出三室一厅”。
西贝本想通过夸张的表演带火菜品,却没想到火的是群嘲。这已经不是西贝第一次在公关上“翻车”了,而是将一场“故事会”演成了“史诗级灾难现场”。
要说西贝的“魔幻叙事宇宙”,还得从那个让全网笑喷的“7岁毛毛”说起。在西贝的官方公众号里,一个7岁的小孩因为听说不能吃西贝,当场抱着店长大腿痛哭流涕,声称自己从2岁就离不开这口。然而,这剧情假得堪比抗日神剧,网友直接开怼:“现在的小孩精得很,演哭戏能不能走点心?”西贝见势不妙,迅速删除了文章,客服还嘴硬说是“顾客遭网暴”,对剧情的真实性却绝口不提。
“毛毛”的热度还没下去,更离谱的“汤换房”故事又接踵而至。一位前店长声称,2004年她给一位内蒙古大爷省了碗汤钱,大爷感动得要送她北京一套房。当年17岁的她吓得赶紧拒绝。这情节比爽文还敢编,网友一算时间线直接炸了:2004年17岁,那2002年入职时才15岁,这不是涉嫌雇佣童工吗?要知道,我国法律明确禁止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可西贝客服只敢说“真人真事”,问起年龄问题就装哑巴,这波操作纯属给自己挖坑。
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1岁宝宝学吃饭”的故事。一位宝妈声称,自己1岁的娃不肯吃饭,去西贝一趟就学会了。创始人贾国龙还当场感动落泪。然而,网友直接拆台:“1岁娃大多还在喝奶,难道是吃西贝那保质期两年的西兰花?”如今,这视频早已没了踪影,西贝连句解释都没有。
其实,大家并不是跟西贝过不去。之前罗永浩吐槽预制菜时,消费者真正关心的是“花高价吃的到底是现炒还是加热菜”。可西贝放着正事不回应,一门心思编故事。对比老乡鸡公示预制菜比例后客流回升15%的操作,西贝的公关策略简直高下立判。
消费者能接受企业有不足,但忍不了被当傻子糊弄。公关的核心从来不是编故事,而是真诚沟通。菜单标清预制菜、说清年龄争议、公开后厨情况,这些实在事远比十个“感人故事”管用。西贝要是再沉迷于自我感动的“故事会”,迟早把攒下的口碑败光。毕竟,食客要的是放心吃饭,不是看你演狗血剧,你说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