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徐州队148天足球盛夏落幕:英雄不问终点,热血永驻彭城

时间:2025-10-06 11:42:12 来源:无线徐州 作者:无线徐州


终场哨响的那一刻,徐州队以点球惜败结束了这场鏖战。但看台上久久不散的呐喊声,却在诉说着一个关于148天足球盛夏的传奇。


不必为泪水遗憾,徐州队的勇士们!你们用每一脚传球、每一次冲刺、每一声呐喊,在绿茵场上刻下了属于这座城市的英雄印记。当终场哨声响起,我们看到的不是失败的背影,而是148天来永不言弃的战斗群像。

从5月11日首战到10月5日收官,这场跨越148天的“足球马拉松”,早已超越了体育竞技的范畴。它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将整座彭城的心跳连成同频的鼓点。当秋分已过,暑气渐消,唯有这片绿茵场上的热血仍在沸腾。

你们是当之无愧的城市英雄!



致敬“谜一样”的徐州队:你们总能在绝境中迸发奇迹。5月25日那场“楚汉之争”,担架队19次登场见证了何等惨烈的厮杀;8月2日杜明洋队长带伤(右侧第5前肋骨折)替补上阵,每一步奔跑都是与疼痛的博弈。这种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魔力,正是徐州人骨子里的倔强。


致敬韧性十足的徐州队:当对手以为胜券在握时,你们总能用逆袭打破幻想。33号王凯旋忍痛建功的故事,直到对阵扬州队后才被揭晓——他的检查单上写着需要静养,却选择为城市而战。这种“伤痕累累也要向前”的韧劲,让每个徐州人看到自己的影子。


致敬全力以赴的徐州队:“轻伤不下火线”不是口号,而是浸透球衣的汗水与淤青。你们用行动证明:英雄不一定要站在领奖台,那些在泥泞中挣扎的瞬间,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时刻,同样闪耀着光芒。


致敬永不言弃的徐州队:胜负的数字会褪色,但你们留下的精神图腾永不磨灭。当安徽3527人“皖军挺徐”方阵、山东1465名“煎饼侠”、河南871人“烩面军团”齐声呐喊时,这场足球赛早已升华为三省联动的文化盛宴。

那些看台上挥舞的旗帜,那些嘶哑却依然响亮的“徐州加油”,那些进球后相拥而泣的球迷,构成了比奖杯更珍贵的记忆。当终场哨响,我们记住的不是比分,而是33号王凯旋赛后颤抖着掏出检查单的瞬间,是杜明洋队长一瘸一拐却依然挺直的脊梁。


这场足球盛宴留下的,远不止赛场上的90分钟。它让我们看到:当3527名安徽球迷跨越省界线,当1465名山东汉子占领北看台,当871位河南老乡的助威声掀翻遮阳棚,足球早已成为连接三省的文化纽带。

那些明知结局已定却不愿离场的球迷,那些嗓音沙哑仍要喊出最后一声“徐州加油”的倔强,那些在“第二观赛现场”全民沸腾的夜晚,都在诉说着同一个真理:体育的魅力,在于它能将平凡人变成英雄。



徐州队的意义,不在于站得多高,而在于它让我们看见:每个平凡人都可以成为英雄。当球员们带着伤痕奔跑时,当球迷们嘶哑着喉咙助威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足球比赛,更是一座城市对热爱的最高礼赞。


今天,请记住这个让彭城沸腾的名字——“苏超”徐州队;

今天,请记住这个让三省联动的名字——“苏超”徐州队;

今天,请记住这个让热血永驻的名字——“苏超”徐州队。

这三个字早已超越队名,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图腾。


当十月的晚风吹散终场哨响,这场持续148天的足球盛夏终于翻到最后一页。但那些为热爱而战的瞬间,那些因足球而凝聚的感动,早已深深扎根在彭城的土地。这不是结束,而是新征程的起点——当金秋的序章奏响,我们期待来年春天,更坚韧的绿芽破土而出。

请相信,徐州队的战旗永远不会倒下。明年此时,我们依然会在这里,为每一脚传球呐喊,为每一次冲刺欢呼,为这座城市永不熄灭的足球之火,继续书写新的传奇。

徐州队,我们明年再战!


撰文 | 蒋莉

徐州广电编辑 | 黄雨桐

一审 | 蒋莉

二审 | 朱宸昕

三审 | 张清 孙剑


转发+在看,让更多人看见徐州队的热血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