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鲁内炮轰ATP无高温规则:球员安全该由谁守护?

时间:2025-10-07 20:00:28 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网球之家

2025年上海大师赛期间,持续高温天气成为赛事最大争议点。当丹麦新星鲁内以两盘直落击败法国选手安贝尔后,一场关于ATP高温保护规则的舆论风暴随之爆发。这场看似普通的第二轮比赛,实则暴露了职业网球赛事中亟待解决的健康安全难题。


高温下的惊魂时刻:鲁内中暑险退赛

首盘比赛进行至关键局时,转播镜头捕捉到令人揪心的一幕:鲁内瘫坐在场边座椅,上身赤裸接受医疗检查,血压计的红色数字格外刺眼。这位曾五度战胜安贝尔的丹麦新星,此刻正经历着职业生涯最艰难的考验。

"当时所有人都以为比赛要逆转了",现场解说员回忆道,"医疗团队围着鲁内测量生命体征,他连续灌下三瓶电解质饮料,脸色苍白得可怕"。但令人意外的是,经过10分钟紧急处理后,鲁内竟奇迹般重返赛场,最终以6-3/7-5完成横扫。


炮轰ATP:规则缺失还是执行漏洞?

赛后新闻发布会上,鲁内情绪激动地抛出尖锐质疑:"为什么ATP没有高温规则?你们是想让球员死在球场上吗?"这番言论瞬间引爆社交媒体,#ATP高温规则#话题阅读量突破2亿次。

所谓高温规则,本质是赛事方为保护运动员健康制定的应急机制。国际网球联合会(ITF)白皮书明确指出,当湿球温度超过32℃时,赛事方应启动包括暂停比赛、延长休息时间、启用顶棚等保护措施。但现实执行中,这些条款往往沦为"纸面规则"。


高温规则执行现状:有规难依的困局

尽管ATP在2018年美网首次引入高温暂停政策,允许球员在第三、四盘间申请10分钟休息,但决策权仍掌握在赛事方手中。2023年澳网虽因36℃高温暂停场外比赛,但这种应急响应并不具备强制性。

"问题在于没有量化标准",前ATP医疗顾问指出,"不同赛事对‘高温’的定义差异巨大,有些30℃就启动预案,有些35℃还在正常进行"。德国名将小兹维列夫曾公开呼吁:"当体感温度超过40℃时,必须自动停赛!"


球员权益保卫战:从个案到共识

鲁内的激烈表态绝非偶然。据赛事医疗组统计,本届上海大师赛期间,共有17人次申请医疗暂停,其中12例与高温相关。更令人震惊的是,某位TOP20球员在赛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状,不得不住院治疗。

"我们需要的不只是临时措施,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强制标准",球员工会代表强调。目前,WTA已着手制定统一的高温执行细则,而ATP方面仍保持沉默。这种态度差异,或许正是鲁内选择公开炮轰的深层原因。


破局之路:科学标准与人文关怀的平衡

要彻底解决高温争议,需建立三重保障体系:其一,制定基于湿球温度的分级响应机制;其二,赋予裁判长直接叫停比赛的权力;其三,强制要求所有中心球场配备降温设施。

正如鲁内在赛后声明中所言:"我们不是要求特殊待遇,而是希望在40℃高温下比赛时,能得到与F1车手相同的健康保障"。这场由高温引发的规则之争,或将推动职业网球走向更人性化的未来。


(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月亮河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