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李静宜
2006年8月,造价3.9亿英镑的酋长球场正式投入运营,这座现代化足球殿堂不仅成为阿森纳跻身欧洲豪门的象征,更以先进的设施和观赛体验重塑了足球场馆的标准。随着2026年夏季即将迎来告别海布里、入驻酋长球场20周年纪念,阿森纳正酝酿一项雄心勃勃的改造计划——通过大规模扩建提升球场容量,以应对日益增长的球迷需求与商业竞争压力。
票房压力催生扩容需求
在主教练阿尔特塔的带领下,阿森纳近年重返英超争冠行列,球队战绩的回升直接带动了票房热度。尽管酋长球场以高票价著称,但每逢强强对话仍一票难求,季票候补名单已突破10万人。据《每日电讯报》独家披露,阿森纳正研究将现有6.07万人的容量提升至7万以上,目标超越同城对手西汉姆联的伦敦碗(6.25万)和热刺的新白鹿巷球场(6.285万),重新夺回伦敦最大足球场的地位。
内部升级为主,外观保留经典
改造方案聚焦于球场内部优化,而非改变标志性外观。设计团队计划通过调整看台坡度、优化座位布局提升空间利用率,例如在保持舒适间距的前提下,通过增加一排座位即可多出约1000个席位。此外,倾斜的椭圆屋顶结构也具备改造潜力,可进一步扩大观众视野覆盖范围。
商业收益与临时主场难题
扩容预计将为阿森纳带来数千万英镑的年收入增长,但项目也面临两大挑战:其一是高达5亿英镑的改造费用,其二则是施工期间的主场安排。由于海布里球场已拆除,阿森纳可能需效仿热刺租借温布利球场作为临时主场,后者在2017-2019年改造期间为此支付了1500万英镑租金。
借鉴皇马案例,瞄准数字化升级
阿森纳高层研究了皇家马德里2019-2024年耗资超10亿欧元的伯纳乌改造项目,该球场新增可伸缩穹顶、360度LED屏和多功能地下设施,比赛日收入从1.2亿欧元跃升至2.41亿欧元。相比之下,阿森纳2021-2024年间的年均球票收入仅为1.21亿欧元,不仅低于皇马,甚至落后于热刺700万欧元,连设施老化的老特拉福德球场近三年票房也比其高出2200万欧元。
规划许可或耗时五年
尽管克伦克家族拥有主导洛杉矶公羊队SoFi体育场(造价55亿美元、容量10万人)的丰富经验,但酋长球场改造仍需克服多重障碍。受周边住宅区、地铁线路和车站限制,球场无法扩大占地面积,只能通过垂直空间优化实现扩容。考虑到法律审批、规划障碍及与其他投资项目的平衡,此类大型工程的规划许可可能长达5年——酋长球场当初的规划期便耗时约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