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莫林执教曼联饱受质疑的背景下,俱乐部老板拉特克利夫公开表示将给予其三年时间重建,并引用阿尔特塔执教阿森纳初期的困境作为对比案例。那么,两位少帅在执教前50场比赛中究竟存在哪些差异?数据对比或许能给出更直观的答案。
拉特克利夫在接受采访时强调:"阿莫林需要三年时间证明自己,足球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看看阿尔特塔执教阿森纳的前两年,同样面临巨大压力。"这种对比引发球迷热议:对阿莫林的耐心能否让曼联重返巅峰?
数据统计显示,阿尔特塔执教阿森纳前50场取得27胜13负,胜率54%;而阿莫林同期仅19胜19负,胜率38%。更令人震惊的是防守数据:阿尔特塔时期失球48个,零封18次;阿莫林治下失球达76个,零封仅8次,且有9场比赛单场丢球超3个。
进球方面两人接近,阿尔特塔79球略优于阿莫林的78球。但防守效率的巨大差距,直接导致曼联在积分榜上落后——阿尔特塔执教第50场时阿森纳排名第9,而阿莫林同期曼联排名更低。
2019年阿尔特塔接手时,阿森纳位列英超第10;2024年阿莫林上任时,曼联已跌至第14。首个完整赛季,阿森纳最终排名第8创近30年最差,但曼联第15名的成绩更刷新队史下限。
杯赛表现同样分化:阿尔特塔率队夺得足总杯,半决赛决赛连克曼城切尔西;阿莫林则带队在欧联杯决赛负于热刺。值得注意的是,阿尔特塔在执教第50场时虽0-3负于利物浦,但整体重建轨迹明显向上。
阿尔特塔在夺得足总杯期间,果断放弃惯用的4231/433阵型,改打三中卫体系。他解释这是为了最大化利用现有球员特点。而阿莫林始终坚持3421阵型,仅5次尝试343变阵,这种战术固执性引发诸多争议。
阿尔特塔执教首战11名首发中,仅萨卡(当时任左后卫)留队。但整体阵容调整较为渐进,50场比赛期间加布里埃尔、厄德高、托马斯逐渐成为核心。反观阿莫林,首战11名首发已有5人离队,包括奥纳纳、埃文斯等主力。
在2-0战胜桑德兰的比赛中,曼联首发包含三名新援,这种激进调整既显示改革决心,也暴露阵容磨合问题。最终第50场比赛虽取得胜利,但过程跌宕起伏。
阿尔特塔执教前50场期间,阿森纳转会支出仅8150万英镑,主要引进托马斯(2700万)和加布里埃尔(2300万),其余通过租借和自由转会补强。同期通过出售马丁内斯等球员收入1700万英镑。
阿莫林时代曼联转会策略大相径庭,引进塞斯科、姆贝莫等球员耗资2.32亿英镑,但通过出售加纳乔、安东尼等球员回收6170万英镑。这种高投入模式虽显示改革决心,却因成绩未达预期而备受质疑。
《天空体育》调查显示,89%的球迷认为阿尔特塔执教前50场更成功,仅11%支持阿莫林。对于未来预期,65%的球迷认为阿莫林无法在曼联取得成功,这种民意压力或将影响俱乐部决策。
数据不会说谎,当曼联在转会市场投入远超阿森纳同期,成绩却全面落后时,阿莫林需要的不只是时间,更是实质性的战术突破和战绩提升。这场少帅对决,暂时看来阿尔特塔占据了绝对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