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黎兵力挺贵阳城超:草根足球是中国足球振兴的基石

时间:2025-09-18 14:43:35 来源:中国日报 作者:中国日报

在中国足球的版图中,草根力量始终是孕育希望的沃土。9月15日,贵州足球名宿、中国首任足球先生黎兵在接受专访时,对即将举办的2025贵阳城市足球邀请赛(简称“城超”)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这类业余赛事不仅让足球回归纯粹本质,更通过夯实群众基础、拓宽参与人口,为中国足球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草根赛事:从群众土壤中生长的足球生命力

作为从贵州大山走向国家队的足球人,黎兵对家乡足球生态有着深刻观察。他透露,贵州青少年足球传统深厚,“从80年代到现在,始终有大量孩子自发参与足球运动”。随着近年来草根足球联赛和业余赛事体系的建立,这种热情更需要制度化的保护与支持。

针对职业联赛与业余赛事的关系,黎兵强调二者并非竞争而是互补:“职业联赛聚焦竞技巅峰,城市联赛则让普通爱好者获得参与感。这种分层结构既能保证专业水准,又能扩大足球人口基数。”

文化纽带:足球架起民族交流的桥梁

在黎兵看来,贵阳“城超”的价值远超体育竞技本身。作为多民族聚居省份,足球在贵州承担着独特的文化使命。“通过这项世界性语言,不同民族的球员、观众能在绿茵场上实现无障碍沟通。”他特别提到,赛事应成为展示贵州民族文化的窗口,“让更多人看到侗族、苗族等各族群众对足球的热爱”。

为此,他呼吁建立覆盖全省的青少年赛事体系:“不仅要为热爱足球的孩子提供展示平台,更要通过赛事传递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数据显示,贵州现有注册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超2万人,但赛事供给仍存在区域不平衡问题。

破局关键:打通教育衔接的最后一公里

面对家长普遍担忧的“学业与足球如何兼顾”问题,黎兵结合自身执教经验指出:“当前最大的痛点在于教育系统与体育部门的衔接机制尚未完善。”他以日本青训体系为例,建议建立“小学-中学-大学”一体化培养路径,“只有消除家长对孩子发展前景的顾虑,才能真正释放草根足球的潜力”。

这位曾执教中超球队的教练同时强调,草根赛事的核心价值在于参与而非竞技:“业余球员通过足球锻炼身体、结交朋友,这种纯粹的快乐才是足球运动的本质。”他回忆道,自80年代入选国字号队伍以来,贵州球迷始终是他最坚实的后盾,“从昆明到成都,总能看到家乡球迷的身影,这份情谊让我感动至今”。

未来展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足球生态

对于本届“城超”参赛队伍,黎兵寄语道:“希望球员们在赛场上收获快乐与友谊,在赛场外成为传播足球文化的使者。”他特别提到,组委会已设置“最佳团队精神奖”等非竞技类奖项,鼓励参与者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这种“重基础、轻功利”的理念,与黎兵对中国足球的长期观察一脉相承。在他看来,贵阳“城超”的实践具有示范意义:“它证明中国足球既需要职业联赛的塔尖,更需要草根赛事的塔基。当足球回归大众,当快乐重归运动,中国足球才能真正实现振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