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足协为中国男足选拔新任主帅的事件,引发了球迷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众多球迷都期待着国足新帅能够早日确定,带领球队走向新的辉煌。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帅的任命恐怕要推迟到11月份。更令人意外的是,已有两位备受瞩目的名帅提前退出了这场竞聘。
这两位名帅分别是波兰名帅、现任浦和红钻主教练的斯科尔扎,以及西班牙名帅加西亚。他们的退出,无疑给足协的选帅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斯科尔扎的退出,主要源于薪资方面的分歧。目前,斯科尔扎仍在执教浦和红钻,且与俱乐部有合同在身。如果中国足协希望聘请他,就必须支付高达150万欧元的违约金。这对于目前资金并不充裕的中国足协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即使足协愿意承担这笔费用,他们也无法确定斯科尔扎是否真的适合执教中国男足。毕竟,这是一项充满不确定性的决策,足协不敢轻易拍板。
而加西亚的退出,则主要是因为理念上的不合。与之前媒体报道的卡纳瓦罗情况类似,加西亚也希望中国足协能够提供一份长期合同,以便他能够逐步实施自己的执教计划。然而,中国足协却有着更为迫切的目标:他们希望中国男足能够在2030年世界杯上晋级决赛圈。这显然与加西亚的理念产生了冲突。加西亚认为,以目前中国男足的实力和状态,想要在短时间内实现这样的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加西亚的理念并非没有道理。足球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以印度尼西亚为例,虽然他们引进了多名归化球员,暂时提升了整体实力,但这只是暂时的。长远来看,足球的实力还是要靠脚踏实地的青训来支撑。如果青训工作做不好,那么足球的实力就很难得到真正的提升。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足协仍然没有确定新的目标人选。在这种情况下,有观点认为,或许让本土教练员来担任国足新主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然而,这也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足协必须送国足新主帅出去学习,提升他们的执教能力和水平。
以徐正源为例,他之所以能够把成都蓉城带得如此出色,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他愿意学习。上赛季结束后,徐正源就曾经自费到欧洲学习先进的执教理念和方法。相比之下,中国本土教练员对于学习的态度似乎并不那么积极。早年期间,中国足协曾经邀请欧洲名帅来指导培训本土教练员,但期间就有多名本土教练员在上课的时候跑到教室外抽烟。这种态度显然是不对的,无论是球员还是教练员,都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
近日,前中国篮协主席姚明就谈到了这一点,他希望中国本土教练员能够多走出去学习,提升自己的执教水平。同样地,中国足球也应该更加重视这一点。你赞同这样的观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