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赛季,火箭队中进步最为显著的球员无疑是阿门·汤普森。相较于新秀赛季,他的第二年表现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在防守端,其出色的表现甚至让他跻身赛季最佳防守一阵的行列。
进入本赛季的季前赛,另一位球员申京的崛起同样引人注目。他在进攻端展现出了多样化的进攻手段,投射区域不断扩大,罚球和三分命中率显著提升,传球和组织能力也更加出色,常常能送出令人惊叹的妙传。
然而,本赛季火箭队面临的一大变数是,上赛季的首发控卫范弗利特因伤赛季报销。在球队有名额但薪资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自由市场签约变得不现实。因此,火箭主帅乌度卡在季前赛中的一大考量,就是寻找范弗利特的合适替代者。
为此,乌度卡进行了多项试验,包括让谢泼德打控卫、阿门打控卫,以及申京打组织中锋。这三种尝试在位置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谢泼德以其身高和体型,本应是控卫的理想人选。然而,考虑到他的经验和进攻端的威慑力,在前两场季前赛中,他更多时候是作为空间威慑点存在,持球机会较少。尽管他名义上是首发控卫,但在实际比赛中,他既不控球也不组织进攻,更多是拉开进攻空间。
申京作为中锋,在火箭队内通常不承担控运球过半场的责任。但上赛季,他在高位发牌的概率极高,这一特点在本赛季季前赛中得到了延续。特别是在范弗利特缺席的情况下,火箭队的一五号位挡拆战术难以实施,转而让申京在高位发牌,组织和串联全队的进攻。
在首发阶段,控运过半场和持球推进的重任主要落在了阿门·汤普森身上。即使在季前赛首战中,阿门作为控卫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无论是控场指挥还是进攻选择,都未能达到首发组织后卫的水准,导致火箭队的进攻显得杂乱无章。然而,乌度卡依然选择信任阿门,让他继续担任控卫角色。
从某种意义上说,火箭队目前先发阵容中,最适合控运过半场的只有阿门和谢泼德两人。小贾巴里·史密斯控运不佳,申京和杜兰特控运时重心过高,容易被对手抢断。那么,为何不让谢泼德承担控运职责,而选择阿门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谢泼德在进攻端能拉开空间,他有篮子,而阿门相对缺乏这一点。如果谢泼德持球,阿门没篮的空间属性会被放大,他必须在幽灵位附近活动,这会阻碍申京的进攻空间。乌度卡的安排是为了让谢泼德、申京和阿门三人的作用和价值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阿门虽然承担控运过半场的责任,但他控运过半场后,基本都将球交给申京。申京能吸引对方防守的牵制,为阿门挡拆顺位或无球内切创造更好的进攻机会。申京的传球能力相较上赛季有了明显提升,这让阿门在控运过半场后打无球更加得心应手。特别是在季前赛第二场比赛中,火箭战胜爵士,申京与阿门的进攻连线非常频繁。阿门吃到申京传球的红利主要有两点:一是申京在进攻端有威慑力,能吸引对方包夹;二是阿门无球内切或顺下跑位积极。
从首发阵容来看,阿门目前的定位更像是得分后卫,充当杰伦·格林上赛季的位置。但从比赛内容来看,他更多时候是在一号位上控运过半场,同时在三四号位上无球内切或利用幽灵位打无球抓机会。阿门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基本剥离了传统的位置感。
这也有可能就是常规赛阿门的最终打法:持球过半场,解决阿门、申京和谢泼德三人之间的位置平衡问题;将球交给申京后,承担上赛季三四号位的责任;同时阿门还有一定的传导球能力,当队友得分机会更好时,他也能传出不错的球。阿门打一号位实际上在不断进化,尽管他更多时候是一位假的一号位。
当范弗利特赛季报销后,阿门、申京、谢泼德、JD·戴维森都承担过组织和串联的重任,杜兰特也阶段性地承担过控运过半场的回合,但非常少。这就是乌度卡所说的全队共同分摊范弗利特留下来的空缺,其中阿门是最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