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苏超联赛:青春力量书写足球传奇

时间:2025-10-13 09:52:20 来源:燕梳楼频道 作者:燕梳楼频道


作者 | 燕梳楼

当17岁的盐城门将严子航在赛场上飞身扑救时,他或许未曾想到,自己正成为无数中国青年心中的‘青春坐标’。在南京河海大学的采访现场,这位少年用‘热血沸腾’四个字,诠释了苏超联赛最核心的精神内核——这里没有职业球员的光环,却有最纯粹的足球热爱与家国情怀。

苏超联赛的‘后劲’远超外界想象。数据显示,参赛球员平均年龄仅24岁,其中学生占比超过30%,其余选手则来自教师、骑手、程序员、电焊工等各行各业。他们‘上班搬砖、下班踢球’的业余身份,恰恰构成了赛事最独特的魅力:当17岁的寇程开场78秒闪电破门,当18岁的李瑞龙中圈绝杀,当19岁的黄玮鸿用脸挡出关键球,这些‘草根英雄’用行动证明,足球的魅力从不取决于职业身份,而在于对胜利的渴望与对团队的忠诚。


赛事的激烈程度堪称‘青春版楚汉争霸’。宿迁对阵徐州的比赛中,90分钟内队医19次冲进场内,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名伤员被抬下,最终担架与替补席双双告急。这种‘拼到最后一刻’的精神,在严子航、寇程、庞智超等年轻球员身上得到极致体现——他们被球迷戏称为‘少年卡恩’‘小马拉多纳’‘青面兽’,却用头缠绷带坚持比赛、用脸挡出必进球的画面,重新定义了何为‘中国少年’‘中国力量’。

苏超的破圈,始于一句‘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的官方调侃,却成就了一场文化自信的狂欢。当13座城市将‘鸭力山大’(南京)、‘蜜桃加盐’(无锡)等地域文化融入赛事,当‘太湖三傻’(苏州、无锡、常州)以超5万亿的经济总量为背景,这场联赛早已超越足球本身,成为观察中国青年创造力与地方文化活力的微观窗口。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苏超已带动外地游客量同比增长11.32%,消费超380亿元,‘足球+文旅’的创新模式正在全国刮起‘超旋风’。

更值得关注的是,苏超的成功并非孤立事件。在江苏省内,锡超、镇超、扬超、宿超等下沉联赛全面激发全民运动热情;在全国范围内,赣超、川超、闽超等八省相继‘抄作业’,一场由80%非专业观众参与的足球热浪正在席卷。这种‘非职业但专业’的赛事生态,不仅为中国足球人才输送开辟新路径,更以‘竞争式团结’的江苏样板,传递出社会治理、经济创新与文化自信的未来方向。


苏超的‘青春密码’,藏在江苏2374所足球特色学校、376所足球幼儿园与580块新球场中,更藏在严子航们从17岁到19岁的成长轨迹里。当这些少年用飞身侧扑代替振臂高呼,用一次次倒地救球诠释家国情怀,他们证明:真正的体育精神,从不在聚光灯下,而在每一个普通人的坚持与热爱中。

这场由年轻人主导的草根足球革命,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正是因为碰巧触动了时代脉搏——人们更需要更宽松的政治环境,更丰富的文化体验,更深入的社会参与。而苏超给不了我们世界杯,却能给我们世界杯装不下的:沸腾的青春,大写的中国。

-End -

对话作者请添加微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