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至10月10日,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三国以日本航空自卫队三泽基地为中心,开展了代号为“武士道卫士-25”的联合军事演习。此次演习的一大亮点是集结了三国共24架先进的F-35A隐身战斗机,引发了国际社会对西太平洋地区军事动态的高度关注。
三大特点凸显演习战略意图

美国F-35A战斗机(来源:澎湃新闻)
随着“武士道卫士-25”演习于10月10日圆满结束,军事观察员王明志对本次演习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此次演习具有三个显著特点:
首先,日美澳三方联合成为核心。近年来,日美澳三边联合军演已成为展示军事力量、强化战略威慑、巩固同盟关系的重要平台。通过高频次的联合训练,三国试图构建更加紧密的军事协作体系。
其次,五代机使用成为重点。2024年,日美澳通过防长会议强化了战略协调与战役合作,明确了F-35战机的互惠准入机制。根据计划,2025年在美国关岛、日本三泽,以及2026年在澳大利亚的演习中,将重点演练五代机在制空作战中的协同攻防战术、联合战斗保障与统一作战指挥。这表明F-35战机不仅将成为未来西太平洋地区空中作战的主力,还将承担全域作战的核心任务。
第三,敏捷作战理念贯穿始终。尽管“武士道卫士-25”是三方联合空战演习,但美国空军的作战理念对演习的设计产生了显著影响。日本与澳大利亚已全面接受美军提出的“敏捷战斗使用”理论,通过反复演练,确保其空中力量,特别是隐身空中力量的地面部署难以被对手探测定位,同时避免在未出动前就被对手压制。
战略考量:构建亚太军事体系

日本F-35A战斗机(来源:环球网)
王明志进一步分析指出,应从日美澳三方防务合作的整体框架出发,把握其战略考量。日美澳三国防务合作已构建起一个空战演习完整框架,通过逐年递进、滚动实施的方式,达到展示武力、保持战力、熟悉战场、磨合程序、固化协同等目的。
美国构建起北起日本、南至澳大利亚的亚太盟友安全体系,旨在形成一个针对西太平洋与东北亚地区、具有“北轻南重”特征且具备韧性与战略纵深的军事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日本将承担前沿威慑与缓冲的作用。“武士道卫士-2025”演习释放的信号正在于此。
负面影响:加剧地区安全形势复杂化

日本自卫队人员在为美军F-35战斗机加油(来源:中国国防报)
王明志指出,日美澳以所谓的三方安全合作为借口,构建起一套以隐身战机作战运用为核心,覆盖范围广、演练频率高,且带有明显威慑与进攻色彩的联合军演体系。这表明日美澳在高端战争领域从未放缓扩军备战的节奏,其在亚太地区舞刀弄枪的明确指向性,势必对地区力量平衡与安全互信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
他强调,日美澳通过系列化联合军演,强化三方军事联动,提升体系作战能力,此举已打破原有的地区军事力量平衡,造成地区安全形势复杂化。这类行动不仅会加剧区域对立情绪,破坏各国之间互信基础,也不利于区域安全合作与稳定,更对通过对话解决地区问题构成阻碍。
(来源:央广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