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张家界景区的负面新闻在国际社交媒体上迅速发酵,一名中国游客的不当行为竟意外成为韩国游客集体'劝退'的导火索,引发全球网友热议。
据现场目击者描述,事件发生在张家界某热门观景台。一名男性游客为抢占拍摄C位,多次推搡前方排队的韩国游客群体,甚至用韩语辱骂对方。该过程被韩国游客用手机完整记录并上传至YouTube,视频标题直指'中国游客的野蛮行径'。

视频发布后24小时内,播放量突破500万次。韩国最大旅游论坛'旅游人'出现#拒绝张家界#话题,超3万名网友参与讨论。多家韩国旅行社紧急下架张家界旅游产品,首尔明洞的张家界旅游宣传展板遭泼漆抗议。
根据张家界市旅游局最新数据,事件发生后的一周内:
某大型旅行社负责人透露:'原本预订国庆黄金周的23个韩国旅行团全部取消,直接经济损失超800万元。'
旅游专家李教授指出:'这起事件暴露出三个层面的问题:个别游客的规则意识缺失、景区管理方的应急机制不足、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薄弱。'他建议,应建立'游客信用积分系统',对多次违规者实施景区限入措施。
韩国观光公社发布的《2023中国旅游形象报告》显示,'游客行为'已成为影响韩国游客选择中国目的地的第二大因素(占比32%),仅次于签证便利度。
张家界文旅局已启动三项紧急措施:
某韩国游客在接受NHK采访时表示:'我们理解个别行为不能代表整体,但希望看到更真诚的道歉和改进措施。'
这起事件再次敲响警钟:在全球化旅游时代,每个游客都是国家形象的移动广告牌。如何平衡个人自由与公共秩序,将是所有旅游目的地必须面对的永恒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