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广州龙狮在季前赛中不敌森林狼,这支CBA球队的NBA季前赛之旅正式画上了句号。尽管最终结果不尽如人意,但这场跨越大洋的篮球交流,却为龙狮的年轻球员们带来了宝贵的成长机会。
面对缺少爱德华兹、戈贝尔、兰德尔等主力的森林狼替补阵容,龙狮队在攻防两端均显得力不从心。年轻的迪林厄姆、小香农、朱赞等球员在场上予取予求,而龙狮方面的试训外援奥拉迪波、卡明斯基,以及国内球员陈国豪、刘颜诚、李祥波、管子煜等人的表现则相对黯淡。60分的巨大分差,无情地揭示了CBA与NBA球员在天赋和能力上的差距。

然而,失败并非龙狮此行的全部。在季前赛的征程中,龙狮队也展现出了不少亮点。奥拉迪波、卡明斯基等外援的加盟,为球队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国内球员中,也不乏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闪光点。这些经历,对于龙狮的年轻球员们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与高手过招,是提升自我的最佳途径。CBA球队在季前赛中与NBA球队交手,虽然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但过程中的收获却是无法用比分衡量的。龙狮队通过此次季前赛,不仅积累了与高水平对手对抗的经验,更在失败中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为未来的成长指明了方向。

在龙狮队季前赛的同时,NBA选秀状元库珀-弗拉格也迎来了自己的控卫首秀。由于拉塞尔的缺阵,独行侠主帅基德得以实现自己心中的“疯狂实验”——让弗拉格出任球队的首发控球后卫。这一决定,不仅为弗拉格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也为独行侠的战术体系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早在夏季联赛时,基德就曾提出过让弗拉格打控卫的想法。如今,在季前赛的舞台上,这一设想终于得以实现。然而,从弗拉格的表现来看,控球后卫这一角色对他来说尚显陌生。尽管在防守端,弗拉格展现出了状元秀应有的实力,抢下7个篮板,完成2次抢断和2次封盖,且仅有2次犯规,但在进攻端,他的表现却略显挣扎。

整场比赛,弗拉格虽然未出现失误,但仅送出1次助攻。在进攻选择上,他也显得有些犹豫不决。13次出手仅命中3球,三分线外更是6投仅1中。20分钟的登场时间里,他仅得到11分。这样的表现,无疑让基德的“疯狂实验”蒙上了一层阴影。
然而,正如古人所言:“失败乃成功之母。”弗拉格在控卫位置上的不适应,并非全然是坏事。它至少让弗拉格和独行侠教练组认识到了他在这一位置上的局限性,为未来的战术调整提供了依据。
与此同时,独行侠在季前赛中还发现了另一位宝藏球员——小内姆布哈德。这位大龄新秀在备战选秀时就被视为泰厄斯-琼斯类型的球员,是一位更加纯粹的控球后卫。在独行侠与爵士的比赛中,小内姆布哈德展现出了出色的组织能力,送出冠绝全场的12次助攻,将球队的进攻梳理得井井有条。

静态天赋不足的小内姆布哈德,或许无法成为联盟中的超级巨星,但他却有望依靠自己的“顶级大脑”在联盟中站稳脚跟。对于如今的独行侠来说,他们正缺少这样一位能够用脑子打球、掌控全局的指挥官。
回顾基德的“疯狂实验”,虽然从结果来看并不理想,但过程却充满了价值。基德不仅在几乎毫无成本的情况下试验了让弗拉格打控卫的计划,还顺带发现了内姆布哈德这样一位年轻的球场指挥官。这无疑是一种“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收获。

季前赛的意义,正在于此。它不仅仅是一场场简单的比赛,更是一个个宝贵的成长机会。对于龙狮队的年轻球员们来说,他们通过与NBA球队的交手,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为未来的成长奠定了基础。而对于弗拉格和小内姆布哈德这样的新秀来说,季前赛则是他们展示自我、证明自己的舞台。
正如那句老话所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季前赛的土壤中播下努力的种子,未来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无论是龙狮队的年轻球员们,还是弗拉格和小内姆布哈德这样的新秀,他们都在季前赛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NBA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