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西安马拉松雨战攻略:赛前饮食、训练与装备避坑指南

时间:2025-10-15 10:54:32 来源:女子跑步 作者:女子跑步



国庆假期结束,下半年的马拉松赛季正式拉开帷幕。经过漫长的夏训,众多跑者将迎来十月份的首个重要赛事——本周末的西安马拉松。无论是首次挑战全马的新手,还是怀揣着突破个人最佳成绩(PB)目标的老将,此刻都充满了对完赛的期待和对PB的渴望。

然而,马拉松比赛不仅仅取决于训练成果,如何科学地应对赛前最后阶段同样至关重要。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比赛前的最后一周,尤其是最后几天,是调整状态的关键时期,也是最容易因为疏忽而前功尽弃的阶段。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冒、一次不经意的拉伤,或者一顿不合适的晚餐,都可能让你一整个夏天的努力付诸东流。

那么,如何在赛前最后几天避开这些“陷阱”,将身体和心理都调整到最佳竞技状态呢?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份详尽的赛前“避坑”指南。


一、赛前饮食:科学储备能量

赛前饮食的核心目标是最大化地储存糖原,为比赛提供充足的能量。

• 赛前3天:“碳水轰炸”要干净

从赛前三天开始,跑者可以有意识地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例。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肆无忌惮地大吃大喝。建议选择“干净的碳水”,如米饭、面条、馒头、面包、土豆、红薯等,避免油炸等高热量烹饪方式以及高糖高油的碳水化合物。毕竟,糖油混合物是热量炸弹,别比赛还没开跑,体重就先涨上去了。


• 赛前1天:清淡至上,管住嘴!

赛前最关键的一天,晚餐应选择易于消化且是你熟悉、常吃的食物。尤其是肠胃敏感的跑者,一定要拒绝辛辣、生冷、容易产气的食物(如大量豆类、粗粮)。否则,比赛当天别人在热身,你可能却要一次次冲向厕所,甚至在比赛中出现“一泻千里”的尴尬情况,PB就别想了,P(跑)B(崩)倒是有可能。

• 比赛日当天早餐:提前2-3小时完成

比赛日当天的早餐应根据个人习惯,选择如馒头、面条、面包、香蕉、能量棒、燕麦粥等高能量食物。此外,可以适量食用一些咸菜,补充盐分。


二、高质量睡眠:赛前能量补给站

高质量的睡眠是赛前恢复体力的最佳方式。

• 提前储备,而非临时抱佛脚

赛前一周就要开始适时调整作息,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指望只在赛前一晚“恶补”,那样往往事倍功半。

• 坦然面对“赛前失眠”

很多跑者,甚至是经验丰富的“老马”,在赛前一晚可能会因为兴奋或焦虑而失眠。但请放心,一次睡眠状态不佳并不会显著影响你比赛当天的体能和耐力。保持放松的心态更为重要。


三、赛前训练:减量不减质

赛前一周的训练应减量不减质,目的是消除疲劳、保持状态,而不是继续提升。

• 停止长距离,避免疲劳

赛前一周,应避免进行长距离训练。此时任何长距离训练都无法提升你的体能,只会积累疲劳。你需要做的是让身体从前一段时间密集的训练中恢复过来。毕竟,赛前是最容易感冒(前期高频次训练极易让免疫力下降并于赛前集中爆发)或者受伤的“敏感”阶段。

• 逐步减量,保持节奏

无论是“跑一休一”还是“跑二休一”,赛前一周的单次跑步距离应逐步减少。例如,从周一的10公里,逐步减至赛前3-4天的8公里,再到赛前1-2天的4-6公里。


• 模拟比赛,激活身体

“减量不减强度”。在赛前的短距离跑步(如5-6公里)中,可以在后半段加入2-3组的“冲刺”——不需要跑到力竭,而是用接近比赛配速或稍快的速度完成即可。这主要是为了帮助身体记住比赛配速的感觉,同时又不积累疲劳。跑完后应以身体轻快、而不是疲惫为主。当然,如果赛前几天感觉明显疲劳,也可以全部换为减量慢跑(根据自己状态的具体情况做机动调整)。

• 调整生物钟

对于习惯夜跑的跑者,可在赛前将跑步时间逐渐调整到早晨,以适应比赛日的节奏。


四、装备选择:避免“新”陷阱

不要在比赛日当天尝试新装备和新补给,以免出现不适应的情况。

• 选择磨合过的鞋子与袜子

比赛当天应该选择已经穿着进行过几次训练、有过充分磨合的跑鞋和袜子,以免出现新鞋、新袜子磨脚的情况。千万别小瞧赛场上一两颗水泡的影响,它们可能会让你痛苦不堪。


• 不要临时调整自己的习惯

比如没有吃能量胶习惯的人,比赛当天尽量不要贸然尝试能量胶,以免出现肠胃刺激(最好选择赛前拉练期间去尝试)。总而言之,备赛过程中没有的习惯就不要用比赛当天来作为自己的试验场。


五、雨战特别提示

考虑到周末西安马拉松有可能要雨战,我们为跑者提供以下建议:

• 可选择佩戴帽子,以防雨水进入眼睛;

• 预备凡士林(打湿容易磨),涂在易磨的地方;

• 比赛日早晨可穿好一次性雨披或者保温毯保暖,枪响出发后再视自己的情况选择脱掉与否,避免失温;

• 肠胃不好的跑者们也可自备肚脐贴,以防赛中拉肚子。

最后预祝各位,周末西安马拉松顺利完赛!


文末互动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或者,你曾经在赛前踩过哪些“坑”?

本条内容创作团队

作者:WR China Team

设计:小春

图片:赛事官网 Unsplash

投稿、应聘兼职作者,请联系

womenrunn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