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15日凌晨,2026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第四阶段赛事正式收官。在这场备受瞩目的足球盛宴中,沙特阿拉伯与卡塔尔两支劲旅分别凭借各自小组头名的优异表现,成功斩获亚洲区最后两张直通美加墨世界杯的宝贵入场券。
然而,这一看似圆满的结果却在亚洲足坛掀起了轩然大波。多家权威媒体与众多热情球迷纷纷提出质疑,认为亚足联(AFC)在赛程与场地安排上存在严重偏向东道主国家的嫌疑,这一安排无疑为卡塔尔和沙特的晋级之路铺平了道路。
在激烈的角逐中,卡塔尔队以2比1的比分力克阿联酋,成功锁定出线名额;而沙特队则凭借0比0战平伊拉克的稳健表现,同样锁定了晋级资格。当卡塔尔官员在场边欢呼庆祝时,亚洲其他球队却纷纷感到不公与无奈。
据《海湾时报》深入报道,亚足联决定将第四阶段比赛分别集中在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进行。这一安排无疑为两国球队提供了巨大的主场优势,使得他们在比赛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实力。然而,包括印度尼西亚、伊拉克、阿曼和阿联酋在内的多支客队曾多次提出,希望在本国主场或中立场地进行比赛,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但遗憾的是,他们的合理诉求并未得到亚足联的积极回应。
阿曼队主教练卡洛斯·奎罗斯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质疑道:“难道日本或科威特就没有符合标准的体育场吗?为何做出这些决定的人,对足球的理解与我们如此不同?”他的这番话无疑道出了众多球队的心声。
伊拉克主帅阿诺德也表达了强烈的不满:“这种附加赛的赛制,我这辈子从未见过。当年我执教澳大利亚队时,我们被告知附加赛必须在中立场地举行。但现在的情况是,两支晋级的球队却获得了主场优势和球迷支持,同时还比对手多休息了整整六天。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本届世预赛第四阶段于10月9日至15日集中进行,A组比赛在卡塔尔举行,B组则落户沙特阿拉伯。赛制为每组三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小组头名直接晋级世界杯,两支小组第二名球队将进行第五阶段附加赛,争夺一个跨洲附加赛资格。
除了坐拥主场之利外,卡塔尔和沙特在赛程安排上也获得了明显优待。两国球队在两场比赛之间享有长达6天的休息时间,而他们的对手却仅有72小时的恢复期。这种体能上的劣势对于客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更令人诟病的是,卡塔尔和沙特都被安排在最后一轮出战。这让他们能够根据首场比赛的结果“精准计算”出线形势,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例如,卡塔尔在10月9日与阿曼0比0战平后,只需在10月15日战胜阿联酋即可出线。最终,他们如愿以偿地获得了晋级资格。而沙特在首战击败印度尼西亚后,次战只需战平伊拉克便可直接晋级。他们也顺利拿到了想要的结果。
主场作战、赛程宽松、末轮出战掌握主动权——这些叠加的优势无疑让卡塔尔和沙特的晋级之路显得异常“顺利”。然而,这种“顺利”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争议与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