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黑龙江齐齐哈尔酸汤子中毒事件:一死一伤引发关注

时间:2025-10-16 01:53:09 来源:水晶的视界 作者:水晶的视界

又是酸汤子,又是黑龙江!近日,黑龙江齐齐哈尔两名村民在邻居家食用酸汤子后,出现一死一伤的严重后果,事件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提到酸汤子,许多人或许还记得五年前黑龙江鸡西市一家九口因食用酸汤子导致中毒的悲剧。当时,酸汤子因被细菌污染,产生了致命的米酵菌酸毒素。这种毒素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即使高温加热也无法消除,且中毒后无特效解药,后果极其严重。



那么,此次齐齐哈尔两位村民的不幸遭遇,是否也与食用变质的酸汤子有关呢?

10月12日,村民老张和亲戚老刘在帮助邻居收割玉米后,被邻居热情邀请至家中用餐。餐桌上,一道传统美食酸汤子格外引人注目。这种口感爽滑、搭配鸡蛋卤子开胃的美食,让两人不知不觉中食用了不少。然而,饭后不久,两人便出现身体不适,被紧急送医。由于事发地点偏远,距离医院有30多公里,老张在途中不幸去世,老刘则被送入ICU抢救。



这起悲剧令人痛心。好心帮忙却遭遇不幸,邻居的热情款待却酿成大祸。酸汤子究竟是何物?它又有何危害?

对于许多年轻人,尤其是南方的小伙伴来说,酸汤子或许是个陌生的名词。但在七十年代前,这道美食可是比过年吃饺子、吃肉还要令人期待。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能吃的美食越来越多,酸汤子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酸汤子,作为七八十年代东北地区的特色玉米面食,又称汤子、碴子,深受辽宁、吉林以及黑龙江东部一带人们的喜爱。它是满族人发明的特色辅食,以发酵玉米面为主要原料。

然而,随着玉米品种的改良和种植方式的改变,如今的玉米面食发酵产生的毒素已与以往大不相同。处理不当或保存不当的酸汤子,极易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现在市场上有些酸汤子甚至是用回收的米泡制而成,更加危险。

八十年代以前,细粮稀缺,人们便粗粮细作。用玉米粗加工的大楂子水泡发酵后,用电磨加工成面糊,再装进面口袋压去水份,做成面条。这种面条分混汤和清汤两种,拌上鸡蛋酱或蘑菇酱,香气扑鼻。



过去,酸汤子都是做多少吃多少。由于农村家里没有冰箱,做了就吃完,基本不会出现问题。然而,现在有了冰箱,很多人过于依赖它来保持食物的新鲜度,导致食物存放时间过长。像酸汤子这种容易被污染的发酵面食,存放不当或时间过久反而容易出事。

酸汤子的发酵过程需要把握得恰到好处。不发酵则不酸,发酵过度则有中毒风险。如果吃了酸汤子中毒,很可能是细菌感染所致。因此,在加工和保存酸汤子面时,一定要注意卫生!



酸汤子也称水磨子,制作时需要将笨苞米碴子用水泡一段时间,并每天换水。然后磨成浆水,澄干成湿面团。锅内烧开水后,用插板把面团往开水锅挤压,煮熟的米条拌卤子吃。讲究的还可以加点配菜。以前小时候穷,没什么吃的,能有酸汤子拌鸡蛋卤子,可以说是人间美味了。



一位东北朋友回忆道:“臭米面子,以前我爷爷活着的时候,就给我们做着吃,太好吃了。但是第一口面谁也吃不到,为了安全起见,要测试一下是否有毒,所以必须是我家狗狗先吃,它没问题了,我们再吃。”



一位辽宁朋友表示:“吃了50年酸汤子,没听到有吃酸汤子中毒的。我猜测中毒的原因是汤子面在发酵过程中被其他细菌污染了,或是玉米发霉了舍不得扔,或者是发面时换水不勤,沤臭了舍不得扔。”

还有人说:“我二姨最爱吃酸汤子,辽宁地区。我觉得也挺好吃,一次能吃两大碗。我父亲把这手艺传给了我,可以肯定地说,只要你勤换水,绝不能吃中毒。长时间不换水,很容易出问题。”



此次齐齐哈尔两位男子吃了酸汤子后一死一伤,到底是不是因为酸汤子中毒,事情还在调查当中。相关部门将对遗体进行检查,才能最终下结论。我们静等官方通报吧。



不管怎么样,在制作这种发酵面食时,注意一点都是没错的。面食虽然好吃,但更要注意安全啊!不要吃长时间发酵的面食,不管是北方的酸汤子、臭碴子,还是南方的吊浆粑,都要注意食品安全第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