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U22男足热身泰国:安东尼奥战术革新与8强目标挑战

时间:2025-10-16 04:57:13 来源:体坛周报 作者:体坛周报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王晓瑞昆明报道

10月昆明两场热身赛,中国U22男足延续对阵亚洲球队的强势表现,面对泰国同年龄段选拔队取得1胜1平(3比1、0比0)。自安东尼奥2024年9月接手球队以来,这支青年军已创下10胜5平的亚洲赛事不败战绩。然而,14日下午的平局暴露出战术转型期的阵痛,距离U23亚洲杯仅剩3个月,安东尼奥的战术革新能否助力球队突破8强门槛?


战术试探:中泰互藏核心球员
由于两队三个月后将在U23亚洲杯小组赛再度交锋,双方在海埂基地的较量均有所保留。中国队采用上下半场双阵容策略,王钰栋、蒯纪闻等主力下半场登场;泰国队则雪藏7号卡卡纳(曾入选泰国国家队)和队长布阿潘,且头号前锋西桑(亚洲杯预选赛两场2球)及首席队长西塔·本拉均未随队。这种人员安排凸显出双方通过热身赛摸底对手战术的意图。

泰国主帅塔瓦猜赛后直言,中国球员的身高优势和冲吊打法是主要研究目标。首战1比3失利后,次战泰国队重点强化定位球防守,试图破解中国队传统高空轰炸战术。而中国队方面,安东尼奥的战术调整更为显著——自今年夏天吸纳05/06年龄段球员后,其执教理念已从两年前U20亚洲杯的“高举高打”转向传控体系。

战术转型:从大脚到传控的艰难探索
在西安征战U23亚洲杯预选赛时,安东尼奥针对不同对手制定三套战术:对阵东帝汶、北马里亚纳群岛采用冲吊打法,面对澳大利亚则切换为地面渗透。这种灵活调整在热身赛中延续,海埂基地训练期间,球队明显加强传接球和有球组织训练。这种转变与王钰栋、蒯纪闻等技术型球员的加入密切相关,安东尼奥开始重拾7年前初到中国时的传控思维。

阵容改造方面,因伤缺席U23亚预赛的青岛西海岸中场木塔力甫成为关键棋子。与两年前司职边前卫不同,安东尼奥将其定位为组织型后腰,要求其承担中场调度和进攻策动任务。同样被寄予厚望的还有养伤中的山东泰山小将陈泽仕,安东尼奥希望他通过战术讲解提前适应新体系。


阵痛期:习惯与变革的碰撞
尽管安东尼奥在训练中强化传控,但实战中球员仍难摆脱旧有习惯。对阵泰国下半场,当木塔力甫、蒯纪闻试图通过地面配合推进时,部分球员仍不自觉地起大脚长传。这种战术思路的不统一导致多次失误,安东尼奥在场边显得颇为无奈。不过赛后全队会议上,他克制了焦虑情绪,强调“改变需要时间积累”。

这种转型困境与安东尼奥过往标签密切相关——过去三年,其“无球跑动、身体对抗、长传冲吊”的战术体系深入人心。想通过一两期集训彻底颠覆,显然不现实。但正赛前的熊猫杯(对手包括韩国、越南、乌兹别克斯坦)和12月7日开始的长期集训,将为战术磨合提供关键窗口。期间球队还将赴西亚热身,安东尼奥的传控革命能否在U23亚洲杯前成型,将成为中国足球青训体系的重要观察样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