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一则关于NBA球星威斯布鲁克(威少)与CBA球队的传闻在美国媒体Clutch Points上引发热议。据多家媒体透露,威少收到了一份来自CBA的惊人报价——年薪1000万至1400万美元,仅需出战半个赛季(约23场比赛),若球队进入季后赛,薪资还将进一步上涨。为佐证这一消息,Clutch Points甚至制作了一张对比图:左侧是威少在NBA国王队可能获得的360万美元底薪,右侧则是CBA上海队“开出的”1000万美元球衣照片。

表面上看,这份“天价合同”似乎坐实了CBA“人傻钱多”的标签。然而,但凡对CBA联赛规则稍有了解的球迷,都会对这一消息嗤之以鼻。自2019年起,CBA已对外援薪资实施严格限制,单赛季外援总薪资不得超过700万美元,且需分摊至多名外援。若按传闻中的1000万美元计算,仅威少一人的薪资就已远超联赛规定,更遑论还需支付其他外援费用。这种离谱程度,堪比传闻中“NBA球队给某球星开出10亿美元年薪”——纯粹是博眼球的虚构。
更现实的问题是,如今的威少早已不是巅峰期的“三双王”。上赛季他在快船、爵士辗转,场均数据大幅下滑,最终被NBA球队放弃。一个连NBA都难以立足的球员,CBA凭什么要开出远超市场价的合同?更荒诞的是,传闻中“只打半个赛季就给1000万”的条款,完全违背职业联赛的运营逻辑。CBA球队的钱,绝非大风刮来的。

在“CBA合同”消息曝光后,部分媒体迅速跟进,称威少对CBA并无兴趣,将专注留在NBA。这一系列操作,更像是威少团队自导自演的闹剧:通过制造“CBA高薪求购”的假象,向NBA球队施压——“外面有人抢着要,你们再不签就亏了”。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截至目前,威少仍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此前盛传的“国王队有意签约”已持续一个暑假,但至今未有任何实质性动作。

从目前情况看,威少若想继续职业生涯,大概率只能等待NBA球队出现后卫伤病,以“救火队员”身份临时签约。否则,这位曾经的MVP级球星,恐怕将面临无球可打的窘境。而所谓“CBA天价合同”,不过是美国媒体为博流量编造的谎言,或是威少团队为抬高身价制造的烟雾弹。中国球迷需擦亮眼睛:别被“人傻钱多”的刻板印象带偏,更别让某些人把咱们当傻子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