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一场NBA季前赛中,华盛顿奇才以120-103大胜纽约尼克斯,成功拿下季前赛首胜。本场比赛双方均选择轮休主力球员,尼克斯的唐斯、OG·阿努诺比、布里奇斯、哈特和布伦森五大核心集体缺席,奇才则雪藏了榜眼秀萨尔、老将麦科勒姆和米德尔顿。奇才首发阵容由巴格利担任中锋,乔治出任大前锋,尚帕尼司职小前锋,后场组合为卡林顿与约翰逊。
尼克斯此役采用小球阵容,亚布塞莱出任中锋,克拉克森被安排至侧翼增强火力,后场由麦克布莱德和布罗格登组成。然而,面对天赋满满的奇才,这样的配置显得力不从心。首节比赛,乔治、卡林顿和约翰逊在外线连续命中三分,巴格利在内线予取予求,尚帕尼通过补篮得分,奇才迅速将分差拉开至两位数。
次节比赛,尼克斯替补球员科勒克和克拉克森的发挥一度缩小分差,但奇才迅速调整战术,打出一波进攻高潮,将分差扩大至20分以上。下半场,奇才继续火力全开,第三节初段打出一波11-0的小高潮,彻底奠定胜局。尼克斯无奈派上第三替补阵容,比赛提前失去悬念。最终,科勒克砍下20分,亚布塞莱贡献11分5篮板2助攻,麦克布莱德和克拉克森分别得到11分和12分。
反观奇才,巴格利成为全场最佳,砍下18分11篮板3助攻2抢断,展现了全面的身手。乔治贡献11分,尚帕尼拿下10分7篮板2盖帽,约翰逊得到10分,卡林顿则有8分3篮板4助攻的表现。替补席上的潜力新星“白魔”惠特摩尔虽然仅出场9分钟,但仍贡献了7分2篮板2助攻1盖帽。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一场对阵多伦多猛龙的比赛中,惠特摩尔出场16分钟,7投4中,三分球1中1,拿下10分。而本场比赛,他的出场时间骤减至9分钟,引发了对其发展环境的讨论。
这场季前赛双方主力均未出战,本应是潜力新星展示自己的绝佳机会,尤其是像惠特摩尔这样的年轻球员。然而,奇才对惠特摩尔的使用显得格外谨慎。作为2023年首轮20顺位的新秀,惠特摩尔在球队中的定位并不明确。相比之下,奇才阵中不乏高顺位新秀,比如本场比赛表现出色的巴格利,以及榜眼秀萨尔。在这样一支新秀扎堆、竞争激烈的摆烂球队中,惠特摩尔的出场时间和球权资源明显受限。球队的资源分配策略显然更倾向于优先培养高顺位新秀,这让惠特摩尔的处境变得有些尴尬。
回顾惠特摩尔的职业生涯,他的境遇颇有些时运不济。今年夏天,火箭将他交易至奇才,原本是希望他能在一支重建中的球队获得更多出场时间,甚至有机会竞争首发位置。这笔交易被认为是火箭总经理斯通的一番“人情味”操作,试图为惠特摩尔选择一个更有利于他发展的环境。然而,事与愿违,奇才的年轻球员众多,教练组在分配上场时间时更倾向于优先考虑高顺位新秀,这让惠特摩尔的机会少之又少。相比之下,如果他留在火箭,或许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范弗利特因伤赛季报销后,火箭的轮换阵容出现了空缺,惠特摩尔本有可能获得更多出场时间,在乌度卡的严格调教下进一步成长。
从这两场季前赛的表现来看,惠特摩尔在球场上的进步其实是有目共睹的。他的防守意识有所提升,出手选择也更加合理,球风不再像过去那样“独狼”,整体表现更加团队化,防守端也展现出积极态度。然而,摆烂球队的培养环境对于新秀来说往往并不理想。在这样的球队中刷数据虽然看似容易,但实际含金量不高,且不利于球员的长期发展。相反,如果惠特摩尔留在火箭,乌度卡的体系和严格要求可能会让他在技术和心态上得到更大提升。但乌度卡也没错,火箭少用白魔,奇才也这样。
和火箭不同的是,奇才的现状也反映了摆烂球队的普遍困境:年轻球员过多,资源分配不均,导致部分潜力球员被埋没。惠特摩尔作为一名低顺位新秀,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教练组的充分信任。球队更倾向于将机会留给像萨尔这样的高顺位新秀,但对于白魔这样的潜力股来说,却可能限制了他们的成长空间。总的来说,白魔职业生涯或许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无论是继续在奇才寻找机会,还是未来通过交易前往更适合自己的球队,他都需要在有限的出场时间里证明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