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杨瀚森NBA季前赛表现亮眼,天赋初显短板待补

时间:2025-10-18 13:07:48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扬子晚报

2025-2026赛季NBA季前赛落下帷幕,中国年轻内线球员杨瀚森身披波特兰开拓者队战袍完成了自己的4场首秀。从选秀大会到夏季联赛,再到季前赛的舞台,这位来自CBA的潜力新星一路带来惊喜,既展现了令人眼前一亮的天赋,也暴露了跨级挑战中的青涩短板。一句“掉了几颗小珍珠,但问题不大”的自嘲,不仅展现了球员的韧性,更让球迷对他的NBA首个正式赛季充满期待。



肉眼可见的天赋:中国内线带来的惊喜

作为从CBA走出的传统内线,杨瀚森打破了外界对“CBA内线”的刻板印象。其中最令人惊艳的当属他的三分能力——4场季前赛投进4记三分,命中率高达40%,这绝非运气使然。在对阵国王队的比赛中,他与后卫完成挡拆后外弹,接球、起跳、出手一气呵成,动作流畅度丝毫不输NBA本土空间型内线。考虑到开拓者急需能拉开空间的五号位,这份投射能力让他迅速成为战术体系中的“香饽饽”。美国社交媒体上,甚至有球迷将他与约基奇这样的组织型内线相提并论。

攻防两端的爆发力同样超出预期。还是对阵国王队的比赛,杨瀚森仅用17分钟便砍下16分3盖帽,第三节更是火力全开:单节斩获14分的同时,防守端连续送出大帽,尽显内线威慑力;转身后又能快速跟进参与反击,攻防转换效率拉满。更难得的是他的战术价值——作为轴心位置的内线,他全场送出3次助攻,其中一记横跨全场的长传精准找到快下队友。这种“组织型内线”特质,正是NBA球队稀缺的核心竞争力。

比数据更圈粉的是他的心态。季前赛收官战,他在51秒内连吃两犯,最终六犯离场,场边镜头捕捉到他红了眼眶的瞬间。但赛后采访中,这位年轻人已调整好状态,用“掉了几颗小珍珠”自嘲的同时,还特意感谢了场边球迷的呐喊助威。从首战对勇士队被犯规问题困住手脚,到次战实现全面爆发,这种快速纠错的韧性,正是年轻球员成长最宝贵的底色。

成长阵痛:跨级挑战的必经之路

天赋再亮眼,也躲不过“新手村”的考验。杨瀚森的短板在NBA级别的对抗中暴露得十分直接。

首当其冲的是对抗能力的硬伤。季前赛收官战面对爵士队的凯斯勒、努尔基奇等“重型坦克”,杨瀚森的吨位与力量短板被无限放大:15分钟出场时间里颗粒无收,一个篮板都未能抢到,卡位时屡屡被对方用身体挤出有利位置,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手掌控篮板。整个季前赛他场均仅得4个篮板,与CBA时期场均10.8个篮板的表现相去甚远。这种吨位与卡位经验的差距,注定需要时间逐步弥补。

对抗下风直接导致了更棘手的犯规问题。四场比赛场均5.3次犯规,两次提前犯满“毕业”:首战对勇士队21分钟就六犯离场,收官战更是仅打15分钟就被罚下。并非他防守态度不积极,而是CBA时期养成的手部干扰、卡位推腰等小动作,在NBA严格的判罚尺度下全成了“送分题”。末节51秒连吃两犯的场景,正是这种规则适应困境的最直观体现。

战术融入也需时间打磨。尽管主教练比卢普斯已明确表示会为他打造适配战术,但季前赛中,除了对战国王队时配合顺畅,其他场次里他仍偶有与队友跑位“撞车”的情况,挡拆后外弹的时机把控也不够精准。场均仅1次助攻的表现,距离教练期待的“五号位战术轴”角色,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降低“新秀预期”:成长需要时间和耐心

值得庆幸的是,杨瀚森的成长并非“孤军奋战”。开拓者选中他绝非一时兴起,如今已为他备好全套“成长礼包”;而作为球迷,我们更需要做的,是给予足够的耐心。

球队的支持相当给力:主教练比卢普斯直言会为他增加罚球线策应戏份,通过简化战术帮助他快速融入体系;球队专门聘请了曾指导过约基奇的助教,每周为他开展专项力量训练,季前赛期间他的卧推重量已提升15公斤;老将杰特更像“老大哥”一般全程护航,不仅在他情绪低落时安慰“做得很好”,还会陪着一起看录像分析犯规陷阱,帮他规避低级失误。

对杨瀚森自己而言,常规赛的目标清晰且务实:先把犯规问题控制住,再稳稳抓住轮换机会。他本人也清醒认知到短板,直言接下来会重点打磨体能和防守细节,“得学会不犯规也能顶住对抗”。恰逢开拓者处于重建期,球队有充足的试错空间,只要他能将每36分钟犯规数降至4次以下,锁定替补中锋的轮换位置绝非难事。

对中国球迷来说,学会“放长线”看待成长至关重要。回望姚明的新秀赛季,也曾有场均3.3次犯规的适应阵痛,没有哪位球员能一步登天。杨瀚森已经展现出了投射、策应、韧性这些“潜力股”特质,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与其纠结于一场0篮板、几次犯规的瑕疵,不如聚焦他每场比赛的细微进步,这才是看待年轻球员成长的理性姿态。

回头看杨瀚森的首个季前赛之旅,更像是一场“天赋初显+短板暴露”的真实演练:有40%三分命中率的惊喜,有单场16分3帽的爆发,也有0篮板、高犯规的窘迫,更有“掉小珍珠”后立马振作的可爱与坚韧。但正是这些交织在一起,才是新秀登陆NBA最真实的模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夕寅
校对 潘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