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科学家用130天洞穴实验,能否证明时间不存在?

时间:2025-10-21 06:04:16 来源:暂无来源 作者:暂无作者

科学家用130天洞穴实验,能否证明时间不存在?

在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中,时间始终是最神秘的存在之一。为探索时间感知的本质,法国科学家进行了一项震惊学界的实验:让一名女性志愿者在完全与外界时间信号隔离的洞穴中生活130天,通过观察她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试图揭开时间感知的奥秘。

洞穴实验场景

实验设计:完全隔离的时间囚笼

这项被称为'时间隔离实验'的研究,选址在法国南部一处地下30米的天然洞穴。实验对象是27岁的社会学家弗洛琳娜·费利(Florine Ferri),她将在完全黑暗、恒温(12℃)的环境中生活,所有能显示时间的设备(手表、手机等)都被没收,洞穴内仅配备人工照明系统,且光照强度和色温保持恒定。

研究团队通过三个维度监测实验对象:

  • 生理指标:通过可穿戴设备持续监测心率、体温、睡眠模式等
  • 认知测试:每日进行记忆力、注意力等心理测试
  • 主观报告:记录对时间流逝的主观感受

实验过程:生物钟的顽强抵抗

实验初期,费利表现出典型的'时间脱节'症状:她最初尝试通过估算用餐间隔来判断时间,但很快发现这种判断越来越不准确。'前两周我感觉像过了两个月,但到后来完全失去了时间概念',她在实验日志中写道。

实验对象日记

最戏剧性的变化发生在第40天:当研究人员告知她已度过实验周期的1/3时,费利震惊地表示'感觉只过了两周'。这种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巨大偏差,引发了科学界对人类时间感知机制的深入讨论。

关键发现:心理时间与生理时钟的博弈

实验数据显示,尽管完全缺乏外界时间信号,费利的生理节律仍保持着约24.9小时的周期(正常人为24.1-24.9小时),证明生物钟具有强大的内在调节能力。但她的心理时间感知却出现了显著扭曲:

实验阶段主观时间感知实际时间
初期(1-30天)明显延长30天
中期(31-90天)严重压缩60天
后期(91-130天)完全模糊40天

神经科学专家解释,这种矛盾现象源于大脑前额叶皮层(负责时间判断)与下丘脑(生物钟中枢)的信号冲突。当缺乏外界时间线索时,心理时间会逐渐脱离生理时钟的约束。

实验意义:重新定义时间认知

这项持续130天的实验(原计划180天,因志愿者心理状态提前终止)证实:时间作为物理概念确实存在,但人类对时间的感知是生理机制与心理认知共同构建的产物。正如实验负责人让-保罗·罗特教授所说:'我们证明了时间不存在于外界,而存在于人类感知它的方式中。'

该研究为治疗时差反应、季节性情绪障碍等时间相关疾病提供了新思路,也引发了哲学界对'客观时间'与'主观时间'关系的持续讨论。或许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对于勤奋的科学家来说,时间只是让他完成更多工作的参数而已。'

猜你喜欢